《英烈傳》第五十四回 俞通海削平太倉

  第五十四回 俞通海削平太倉

話說紀世雄三萬軍馬都沒於河水之內,或有識水的,掙得上岸,亦被朱軍捉住。 主帥徐達,因收兵在河口安營。那士誠見世雄等三隊人馬去了,半夜不見回來,正 在疑惑。恰見一隊哨馬,約有五十餘人,徑撞前來,報說:“大王爺,禍事到了, 還不曉得?”士誠連忙問說:“禍從何來,事在那裡?”那哨子就在馬上指道: “紀世雄三萬人馬,都被河水淹死,一個也沒留。現今徐達乘勢趕來,正要活捉大 王,大王可急急拔寨而行,還且自在哩。”便把哨馬緊緊的一路叫喊道:“快快逃 命!快快逃命呀!”士誠聽罷,驚得魂不附體,即令三軍望蘇州進發。這些軍士只 恐朱軍追及,那裡肯依行逐隊,都爭先奔潰而走。未及一里,忽聽一聲炮響,左邊 郭英,右邊沐英,兩處伏兵衝出擊殺。幸有張彪、張豹分身迎敵。士誠在車中吩咐: “且戰且走,不可戀敵。”那張彪、張豹也只要脫離苦難。誰想戰未數合,郭英、 沐英放條生路,撥馬向前而去。半空中如雷震一般,轟天炮響,不住的震了七八聲: 正東上康茂才,正西上朱亮祖,正南上廖永忠,正北上趙庸,東南上丁德興,西南 上張興祖,東北上華雲龍,西北上曹良臣,各帶精兵五千,團團的殺將過來,把士 誠銅牆似的圍困在內。他使張彪、張豹拚死的殺條血路逃走。八員虎將,拚命也追 殺不放。約有五里地面,正是白沙島邊。常遇春又在柳蔭深處殺將過來,擋住去路, 大叫道:“士誠,你此時不降,更待何時!”嚇得士誠正是: 膽破心驚,手搖腳戰。一張臉無些血色,渾如已朽的骷髏; 兩隻眼沒個精芒,徑似調神的巫使。一個降禍祟太歲,領著八 大龍神,那怕野狐精從天脫去;四對追靈神魔王,隨著閻羅天 子,便是羅剎鬼何地奔逃。正是:任他走上焰摩天,腳下騰雲 須趕上。

誰知士誠乃是蘇州人,畢竟乖巧,便將黃袍玉帶,並頭上巾幘,都脫下來,扎 起一個草人,將前樣服色穿帶了,縛在六龍盤繞的香車綿帳之內,自己隨換了小軍 衣服,跨上一匹躡雲捕影烏騅,與張彪、張豹打個暗號,趁個時機,帶領一隊人馬, 飛也似逃走。那張彪、張豹假意兒只保著龍車廝殺。約莫士誠相去已遠,又望見一 彪人馬,恰正是呂珍、張虬趕來救主。他二人便賣個破綻,一道煙落荒尋著士誠, 同路而行。追來九個將軍,那知道這個緣故,只望著龍車兒圍困過來。就是呂珍、 張虬也不解此事,死命保著。看看天晚,恰好郭子興、薛顯又分兩翼喊殺向前,把 眼在車中一望,見是草人,便叫道:“列位將軍,只捉了呂珍、張虬也罷,這士誠 想是去遠了。”眾人才知墮了奸計。常遇春因對呂、張二人說:“二位何不揣度時 勢?我主公英明仁武,統一有機,二位何執迷如此?”呂珍接應說:“元帥所言亦 是,但降服者降服其心。昔日呂布轅門射戟,心服紀靈。如元帥也有射戟的手段, 吾輩即當納降。”遇春笑道:“這有何難。”便令人三百步外,立一戟。連發三矢, 三中其眼。呂珍、張虬大驚,下馬拜說:“真天神也!吾輩敢竭駑駘之用,情願領 兵六萬投降。”遇春大喜。便令軍政司計收器械、盔甲。因著俞通淵領下步兵三千, 押送新降士卒,前至金陵,請太祖令旨,或今為民,或分編各隊。即日起行。遇春 檢點降兵去了,便登帳請張虬、呂珍進見,呂珍說:“敗降之卒,願受抗軍之罪。” 遇春笑道:“何罪之有?東漢岑彭,初佐王莽,與光武大戰,光武幾受其危。後知 天命在於光武,因棄邪歸正,名列雲台。前後事體。略不相妨。但今日之降,在呂 將軍可留,若張將軍乃吳世子,我當擇日送還姑蘇。”張虬說:“元帥勿疑,自當 盡力圖報!”遇春回說:“假如著將軍去攻姑蘇,豈有子弒父之理。吾豈不愛將軍 雄傑,但天理人情上,難以相款。”張虬聽罷,對天嘆息了數聲,便說:“吾聽常 將軍之言,反為不忠不孝之人矣,有何面目再生人世乎!”登時自刎而死。遇春假 意吃驚說:“將軍為何如此,是我之罪也!”傳令軍中具玉帶、朱冠、棺槨葬回舊 館蘭水橋下。因留胡濟美統本部兵,屯紮舊館。仍令大軍回至湖州,見了徐達,且 將前事說過了一遍。徐達說道:“將軍處分極是。至如先令六萬降軍,散回金陵, 使張虬進退無路,更是高見!”遇春便對徐達商議:“湖州久不能下,以卑職拙見, 乘此長勝之勢,即令呂珍往說何如。”呂珍向前說:“自思不知順逆,悔恨歸降之 晚。元帥有令,即當盡心。”徐達大喜,便著沐英、康茂才領兵一千,護送呂珍直 至湖州城下。李伯升聞得訊息,急上城問說:“呂將軍因何到此?”呂珍回說: “自元帥受困,主公兩次親來救援,前者被火攻,今者又被水溺,折兵共約甘萬, 暫且適回。今姑蘇士卒與糧炯俱已空虛,士信與張虬皆已身死。我見常遇春射戟神 手,因也拜降,特來告知元帥。想是西吳亡在旦夕,元帥可早順天命,開門納款, 庶不失為達人哲士。”李伯升聽罷,沉思半晌,狐疑未決。呂珍又道:“元帥豈不 聞韓信棄楚歸漢,敬德棄周降唐?見機而作,方是正理。”伯升便道:“是,是, 是。”遂率左丞張天齡等,同呂珍到帳前納降。徐達見了,設宴相待。次日帶領侍 從十餘人,入城安撫,便留華高領兵二萬,鎮守湖州等處,已畢。一邊申奏金陵; 一邊令華雲龍率本部取嘉興;一邊令俞通海率本部攻太倉;一邊仍率兵二十餘萬, 徑向蘇州進發。兵過無錫,那守將莫天枯堅閉不出。常遇春即欲攻打,徐達說: “若攻打非數日不能下,況蘇州離此不上百里,張士誠得知,必生異謀,反為不便。 不如長驅先破蘇州,則此城不攻自下。”遇春依計,遂過無錫,逕到蘇州城外安營, 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