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隋紀三 起上章灘,盡昭陽大淵獻,凡四年



九月,壬戌,置常平官。

是歲,龍門王通詣闕獻《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罷歸。通遂教授於河、汾之間,弟子自遠至者甚眾,累征不起。楊素甚重之,勸之仕,通曰:"通有先人之弊廬足以蔽風雨,薄田足以具{衍食}粥,讀書談道足以自樂。願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時和歲豐,通也受賜多矣,不願仕也。"或譖通於素曰:"彼實慢公,公何敬焉?"素以問通,通曰:"使公可慢,則仆得矣;不可慢,則仆失矣:得失在仆,公何預焉!"素待之如初。弟子賈瓊問息謗,通曰:"無辯。"問止怨,曰:"不爭。"通嘗稱:"無赦之國,其刑必平;重斂之國,其財必削。"又曰:"聞謗而怒者,讒之囮也;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絕囮去媒,讒佞遠矣。"大業末,卒於家,門人謚曰文中子。

突厥步迦可汗所部大亂,鐵勒仆骨等十餘部,皆叛步迦降於啟民。步迦眾潰,西奔吐谷渾;長孫晟送啟民置磧口,啟民於是盡有步迦之眾。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