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七 起閼逢涒灘六月,盡柔兆閹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戊辰,以宇文士及為太子詹事,長孫無忌、杜如晦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齡為右庶子,尉遲敬德為左衛率,程知節為右衛率,虞世南為中舍人,褚亮為舍人,姚思廉為洗馬。悉以齊王國司金帛什器賜敬德。

初,洗馬魏徵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征謂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眾為之危懼,征舉止自若,對曰:"先太子早從征言,必無今日之禍。"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禮之,引為詹事主簿。亦召王珪、韋挺於巂州,皆以為諫議大夫。

世民命縱禁苑鷹犬,罷四方貢獻,聽百官各陳治道,政令簡肅,中外大悅。

以屈突通為陝東大行台左僕射,鎮洛陽。

益州行台僕射竇軌與行台尚書韋雲起、郭行方不協。雲起弟慶儉及宗族多事太子建成,建成死,軌誣雲起與建成同反,收斬之。行方懼,逃奔京師,軌追之,不及。

吐谷渾寇岷州。

突厥寇隴州;辛未,寇謂州。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擊之。

廢益州大行台,置大都督府。

壬申,上以手詔賜裴寂等曰:"朕當加尊號為太上皇。"

辛巳,幽州大都督廬江王瑗反,右領軍將軍王君廓殺之,傳首。

初,上以瑗懦怯非將帥才,使君廓佐之。君廓故群盜,勇悍險詐,瑗推心倚伏之,許為昏姻。太子建成謀害秦王,密與瑗相結。建成死,詔遣通事舍人崔敦禮馳驛召瑗。瑗心不自安,謀於君廓。君廓欲取瑗以為功,乃說曰:"大王若入,必無全理。今擁兵為數萬,奈何受單使之召,自投罔罟乎!"因相與泣。瑗曰:"我今以命托公,舉事決矣。"乃劫敦禮,問以京師機事;敦禮不屈,瑗囚之,發驛徵兵,且召燕州刺史王詵赴薊,與之計事。兵曹參軍王利涉說瑗曰:"王君廓反覆,不可委以機柄,宜早除去,以王詵代之。"瑗不能決。君廓知之,往見詵,詵方沐,握髮而出,君廓手斬之,持其首告眾曰:"李瑗與王詵同反,囚執敕使,擅自徵兵。今詵已誅,獨有李瑗,無能為也。汝寧隨瑗族滅乎,欲從我以取富貴乎?"眾皆曰:"願從公討賊。"君廓乃帥其麾下千餘人,逾西城而入,瑗不之覺;君廓入獄出敦禮,瑗始知之,遽帥左右數百人被甲而出,遇君廓於門外。君廓謂瑗眾曰:"李瑗為逆,汝何為隨之入湯火乎!"眾皆棄兵而潰。唯瑗獨存,罵君廓曰:"小人賣我,行自及矣!"遂執瑗,縊之。壬午,以王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以瑗家口賜之。敦禮,仲方之孫也。乙酉,罷天策府。

秋,七月,己丑,柴紹破突厥於秦州,斬特勒一人,士卒首千餘級。

以秦府護軍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又以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

壬辰,以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左僕射,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癸巳,以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右僕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中書舍人顏師古、劉林甫為中書侍郎,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副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右武候將軍,右監門率長孫安業為右監門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為領左右軍將軍。安業,無忌之兄;客師,靖之弟也。

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之黨散亡在民間,雖更赦令,猶不自安,徼幸者爭告捕以邀賞。諫議大夫王珪以啟太子。丙子,太子下令:"六月四日已前事連東宮及齊王,十七日前連李瑗者,並不得相告言,違者反坐。"

丁酉,遣諫議大夫魏徵宣慰山東,聽以便宜從事。征至磁州,遇州縣錮送前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師行詣京師,征曰:"吾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赦不問;今復送師行等,則誰不自疑!雖遣使者,人誰信之!吾不可以顧身嫌,不為國慮。且既蒙國士之遇,敢不以國士報之乎!"遂皆解縱之。太子聞之,甚喜。

右衛率府鎧曹參軍唐臨出為萬泉丞,縣有繫囚十許人,會春雨,臨縱之,使歸耕種,皆如期而返。臨,令則之弟子也。

八月,丙辰,突厥遣使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