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十九 起玄黓敦牂,盡柔兆閹茂,凡五年



上既封泰山,欲遍封五嶽,秋,七月,作奉天宮於嵩山南。監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諫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與三皇、五帝比隆矣。數年已來,菽粟不稔,餓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車歲駕;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災譴,乃更廣營宮室,勞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備國家耳目,竊以此為憂!"上雖不納,亦優容之。自褚遂良、韓瑗之死,中外以言為諱,無敢逆意直諫,幾二十年;及善感始諫,天下皆喜,謂之"鳳鳴朝陽"。

上遣宦者緣江徙異竹,欲植苑中。宦者科舟載竹,所在縱暴;過荊州,荊州長史蘇良嗣囚之,上疏切諫,以為:"致遠方異物,煩擾道路,恐非聖人愛人之意。又,小人竊弄威福,虧損皇明。"上謂天后曰:"吾約束不嚴,果為良嗣所怪。"手詔慰諭良嗣,令棄竹江中。良嗣,世長之子也。

黔州都督謝祐希天后意,逼零陵王明令自殺,上深惜之,黔府官屬皆坐免官。祐後寢於平閣,與婢妾十餘人共處,夜,失其首。垂拱中,明子零陵王俊、黎國公傑為天后所殺,有司籍其家,得祐首,漆為穢器,題雲謝祐,乃知明子使刺客取之也。

太子留守京師,頗事游畋,薛元超上疏規諫;上聞之,遣使者慰勞元超,仍召赴東都。

吐蕃將論欽陵寇柘、松、翼等州。詔左驍衛郎將李孝逸、右衛郎將衛蒲山發秦、渭等州兵分道御之。

冬,十月,丙寅,黃門侍郎劉景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歲,突厥餘黨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據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單于府之北境,殺嵐州刺史王德茂。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薛仁貴將兵擊元珍於雲州,虜問唐大將為誰,應之曰:"薛仁貴!"虜曰:"吾聞仁貴流象州,死久矣,何以紿我!。仁貴免胄示之面,虜相顧失色,下馬列拜,稍稍引去。仁貴因奮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捕虜二萬餘人。

吐蕃入寇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上以師德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衛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辭也!"

弘道元年癸未,公元六八三年

春,正月,甲午朔,上行幸奉天宮。

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軌擊卻之。乙亥,復寇媯州。三月,庚寅,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圍單于都護府,執司馬張行師,殺之。遣勝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義將兵分道救之。

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改葬父母,使其舅氏遷舊墓;上聞之,怒曰:"義琰倚勢,乃陵其舅家,不可復知政事!"義琰聞之,不自安,以足疾乞骸骨。庚子,以義琰為銀青光祿大夫,致仕。

癸丑,守中書令崔知溫薨。

夏,四月,己未,車駕還東都。

綏州步落稽白鐵余,埋銅佛於地中,久之,草生其上,紿其鄉人曰:"吾於此數見佛光。"擇日集眾掘地,果得之,因曰:"得見聖佛者,百疾皆愈。"遠近赴之。鐵余以雜色囊盛之數十重,得厚施,乃去一囊。數年間,歸信者眾,遂謀作亂。據城平縣,自稱光明聖皇帝,置百官,進攻綏德、大斌二縣,殺官吏,焚民居。遣右武衛將軍程務挺與夏州都督王方翼討之,甲申,攻拔其城,擒鐵余,餘黨悉平。

五月,庚寅,上幸芳桂宮,至合璧宮,遇大雨而還。

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蔚州,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將兵邀之於朝那山北,兵敗,為虜所擒。朝議欲廢豐州,遷其百姓於靈、夏。豐州司馬唐休璟上言,以為:"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自秦、漢已來,列為郡縣,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貞觀之末,募人實之,西北始安。今廢之則河濱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利也!"乃止。

六月,突厥別部寇掠嵐州,偏將楊玄基擊走之。

秋,七月,己丑,立皇孫重福為唐昌王。

庚辰,詔以今年十月有事於嵩山;尋以上不豫,改用來年正月。

甲辰,徙相王輪為豫王,更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