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十三 趣昭陽單閼四月,盡旃蒙大荒落五月,凡二年有奇



臣光曰: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愛,以杜禍亂之原,可謂能遠謀矣!

丁亥,以中書令楊師道為吏部尚書。初,長廣公主適趙慈景,生節;慈景死,更適師道。師道與長孫無忌等共鞫承乾獄,陰為趙節道地,由是獲譴。上至公主所,公主以首擊地,泣謝子罪,上亦拜泣曰:"賞不避仇讎,罰不阿親戚,此天下至公之道,不敢違也,以是負姊。"

己丑,詔以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傅,蕭瑀為太保,李世勣為詹事,瑀、世勣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自此始。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于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

李世勣嘗得暴疾,方雲"須灰可療";上自剪須,為之和藥。世勣頓首出血泣謝。上曰:"為社稷,非為卿也,何謝之有!"世勣嘗侍宴,上從容謂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世勣流涕辭謝,齧指出血,因飲沉醉;上解御服以覆之。

癸巳,詔解魏王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降爵為東萊郡王。泰府僚屬為泰所親狎者,皆遷嶺表;以杜楚客兄如晦有功,免死,廢為庶子。給事中崔仁師嘗密請立魏王泰為太子,左遷鴻臚少卿。

庚子,定太子見三師儀:迎於殿門外,先拜,三師答拜;每門讓於三師。三師坐,太子乃坐。其與三師書,前後稱名、"惶恐"。

五月,癸酉,太子上表,以"承乾、泰衣服不過隨身,飲食不能適口,幽憂可愍,乞敕有司,優加供給。"上從之。

黃門侍郎劉洎上言,以"太子宜勤學問,親師友。今入侍宮闈,動逾旬朔,師保以下,接對甚希,伏願少抑下流之愛,弘遠大之規,則海內幸甚!"上乃命洎與岑文本、褚遂良、馬周更日詣東宮,與太子游處談論。

六月,己卯朔,日有食之。

丁亥,太常丞鄧素使高麗還,請於懷遠鎮增戍兵以逼高麗。上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未聞一二百戍兵能威絕域者也!"丁酉,右僕射高士廉遜位,許之,其開府儀同三司、勛封如故,仍同門下中書三品,知政事。閏月,辛亥,上謂侍臣曰:"朕自立太子,遇物則誨之,見其飯,則曰:'汝知稼穡之艱難,則常有斯飯矣。'見其乘馬,則曰:'汝知其勞逸,不竭其力,則常得乘之矣。'見其乘舟,則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民猶水也,君猶舟也。'見其息於木下,則曰:'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

丁巳,詔太子知左、右屯營兵馬事,其大將軍以下並受處分。

薛延陀真珠可汗使其侄突利設來納幣,獻馬五萬匹,牛、橐駝萬頭,羊十萬口。庚申,突利設獻饌,上御相思殿,大饗群臣,設十部樂,突利設再拜上壽,賜賚甚厚。

契苾何力上言:"薛延陀不可與昏。"上曰:"吾已許之矣,豈可為天子而食言乎!"何力對曰:"臣非欲陛下遽絕之也,願且遷延其事。臣聞古有親迎之禮,若敕夷男使親迎,雖不至京師,亦應至靈州;彼必不敢來,則絕之有名矣。夷男性剛戾,既不成昏,其下復攜貳,不過一二年必病死,二爭立,則可以坐制之矣!"上從之,乃征真珠可汁使親迎,仍發詔將幸靈州與之會。真珠大喜,欲詣靈州,其臣諫曰:"脫為所留,悔之無及!"真珠曰:"吾聞唐天子有聖德,我得身往見之,死無所恨,且漠北必當有主。我行決矣,勿復多言!"上發使三道,受其所獻雜蓄。薛延陀先天庫廄,真珠調斂諸部,往返萬里,道涉沙磧,無水草,耗死將半,失期不至。議者或以為聘財未備而與為昏,將使戎狄輕中國,上乃下詔絕其昏,停幸靈州,追還三使。

褚遂良上疏,以為:"薛延陀本一俟斤,陛下蕩平沙塞,萬里蕭條,餘寇奔波,須有酋長,璽書鼓纛,立為可汗。比者復降鴻私,許其姻媾,西告吐蕃,北諭思摩,中國童幼,靡不知之。御幸北門,受其獻食,群臣四夷,宴樂終日。鹹言陛下欲安百姓,不愛一女,凡在含生,孰不懷德。今一朝生進退之意,有改悔之心,臣為國家惜茲聲聽;所顧甚少,所失殊多,嫌隙既生,必構邊患。彼國蓄見欺之怒,此民懷負約之慚,恐非所以服遠人、訓戎士也。陛下君臨天下十有七載,以仁恩結庶類,以信義撫戎夷,莫不欣然,負之無力,何惜不使有始有卒乎!夫龍沙以北,部落無算,中國誅之,終不能盡,當懷之以德,使為惡者在夷不在華,失信者在彼不在此,則堯、舜、禹、湯不及陛下遠矣!"上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