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陳紀五 起玄黓執徐,盡閼逢敦,凡三年



六月,郢州刺史李綜克灄口城。乙巳,任忠克合州外城。庚戌,淮陽,沐陽郡並棄城走。

壬子,周皇孫衍生。齊主游南苑,從官賜死者六十人。以高阿那肱為司徒。

癸丑,程文季攻齊涇州,拔之。乙卯,宣毅司馬湛陀克新蔡城。

丙辰,齊使開府儀同三司王紘聘於周。

癸亥,黃法〈奭毛〉克合州。吳明徹進攻仁州,甲子,克之。

治明堂。

秋,七月,戊辰,齊遣尚書左丞陸騫將兵二萬救齊昌,出自巴、蘄,遇西陽太守汝南周炅。炅留羸弱,設疑兵以當之,身帥精銳,由間道邀其後,大破之。己巳,征北大將軍吳明徹軍至峽口,克其北岸城;南岸守者棄城走。周炅克巴州。淮北、絳城及穀陽士民,並殺其戍主,以城降。

齊巴陵王王琳與揚州刺史王貴顯保壽陽外郭,吳明徹以琳初入,眾心未固,丙戌,乘夜攻之,城潰,齊兵退據相國城及金城。

八月,乙未,山陽城降。壬寅,盱眙城降,壬子,戎昭將軍徐敬辯克海安城。青州東海城降。戊午,平固侯敬泰等克晉州。九月,甲子,陽平城降。壬申,高陽太守沈善慶克馬頭城。甲戌,齊安城降。丙子,左衛將軍樊毅克廣陵楚子城。

壬午,周太子贇納妃楊氏。妃,大將軍隨公堅之女也。

太子好昵近小人,左宮正宇文孝伯言於周主曰:"皇太子四海所屬,而德聲未聞。臣忝宮官,實當其責。且春秋尚少,志業未成,請妙選正人,為其師友,調護聖質,猶望日就月將。如或不然,悔無及矣!"帝斂容曰:"卿世載鯁直,竭誠所事。觀卿此言,有家風矣。"孝伯拜謝曰:"非言之難,受之難也。"帝曰:"正人豈復過卿!"於是以尉遲運為右宮正。運,迥之弟子也。

帝嘗問萬年縣丞南陽樂運曰:"卿言太子何如人?"對曰:"中人。"帝顧謂齊公憲曰;"百官佞我,皆稱太子聰明睿智。唯運所言忠直耳。"因問運中人之狀。對曰:"如齊桓公是也: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帝曰:"我知之矣。"乃妙選宮官以輔之。仍擢運為京兆丞。太子聞之,意甚不悅。

癸未,沈君理卒。

壬辰晦,前鄱陽內史魯天念克黃城。冬,十月,甲午,郭默城降。

己亥,以特進領國子祭酒周弘正為尚書右僕射。

齊國子祭酒張雕,以經授齊主為侍讀,帝甚重之。雕與寵胡何洪珍相結,穆提婆、韓長鸞等惡之。洪珍薦雕為侍中,加開府儀同三司,奏度支事,大為帝所委信,常呼"博士"。雕自以出於微賤,致位大臣,欲立效以報恩,論議抑揚,無所迴避,省宮掖不急之費,禁約左右驕縱之臣,數譏切寵要,獻替帷幄,帝亦深倚仗之。雕遂以澄清為己任,意氣甚高,貴幸皆側目,陰謀陷之。

尚書左丞封孝琰,隆之之弟子也,與侍中崔季舒,皆為祖珽所厚。孝琰嘗謂珽曰:"公是衣冠宰相,異於餘人。"近習聞之,大以為恨。

會齊主將如晉陽,季舒與張雕議,以為:"壽陽被圍,大軍出拒之,信使往還,須稟節度。且道路小人,或相驚恐,以為大駕向并州,畏避南寇。若不啟諫,恐人情駭動。"遂與從駕文官連名進諫。時貴臣趙彥深、唐邕、段孝言等,意有異同,季舒與爭,未決。長鸞遽言於帝曰:"諸漢官連名總署,聲雲諫幸并州,其實未必不反,宜加誅戮。"辛丑,齊主悉召已署名者集含章殿,斬季舒、雕、孝琰及散騎常侍劉逖、黃門侍郎裴澤、郭遵於殿庭,家屬皆徙北邊,婦女配奚官,幼男下蠶室,沒入貲產。癸卯,遂如晉陽。

吳明徹攻壽陽,堰肥水以灌城,城中多病腫泄,死者什六七。齊行台右僕射琅邪皮景和等救壽陽,以尉破胡新敗,怯懦不敢前,屯於淮口,敕使屢促之。然始渡淮,眾數十萬,去壽陽三十里,頓軍不進。諸將皆懼,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將若之何?"明徹曰:"兵貴神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明矣。"乙巳,躬擐甲冑,四面疾攻,一鼓拔之,生擒王琳、王貴顯、盧潛及扶風王可朱渾道裕、尚書左丞李騊駼送建康。景和北遁,盡收其駝馬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