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十八 起重光協洽,盡重光大荒落,凡十一年



初,仁傑為并州法曹,同僚鄭崇質當使絕域。崇質母老且病,仁傑曰:"彼母如此,豈可使之有萬里之憂!"詣長史藺仁基,請代之行。仁基素與司馬李孝廉不葉,因相謂曰:"吾輩豈可不自愧乎!"遂相與輯睦。

冬,十月,車駕還京師。

丁酉,祫享太廟,用太學博士史璨議,禘後三年而祫,祫後二年而禘。

郇王素節,蕭淑妃之子也,警敏好學。天后惡之,自岐州刺史左遷申州刺史。乾封初,敕曰:"素節既有舊疾,不須入朝。"而素節實無疾,自以久不得入覲,乃著《忠孝論》。王府倉曹參軍張柬之因使潛封其論以進。後見之,誣以贓賄,丙午,降封翻陽王,袁州安置。

十一月,壬申,改元,赦天下。

庚寅,以李敬玄為中書令。

十二月,戊午,以來恆為河南道大使,薛元超為河北道大使,尚書左丞鄢陵崔知悌、國子司業鄭祖玄為江南道大使,分道巡撫。

儀鳳二年丁丑,公元六七七年

春,正月,乙亥,上耕籍田。

初,劉仁軌引兵自熊津還,扶餘隆畏新羅之逼,不敢留,尋亦還朝。二月,丁巳,以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遣歸遼東,安輯高麗餘眾;高麗先在諸州者,皆遣與藏俱歸。又以司農卿扶餘隆為熊津都督,封帶方王,亦遣歸安輯百濟餘眾,仍移安東都護府於新城以統之。時百濟荒殘,命隆寓居高麗之境。藏至遼東,謀叛,潛與靺鞨通;召還,徙邛州而死,散徙其人於河南、隴右諸州,貧者留安東城傍。高麗舊城沒於新羅,餘眾散入靺鞨及突厥,隆亦竟不敢還故地,高氏、扶餘氏遂亡。

三月,癸亥朔,以郝處俊、高智周並為左庶子,李義琰為右庶子。

夏,四月,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大安,公謹之子也。

詔以河南、北旱,遣御史中丞崔謐等分道存問賑給。侍御史寧陵劉思立上疏,以為:"今麥秀蠶老,農事方殷,敕使撫巡,人皆竦扌卞,忘其家業,冀此天恩,聚集參迎,妨廢不少。既緣賑給,須立簿書,本欲安存,更成煩擾。望且委州縣賑給,待秋深務閒,出使褒貶。"疏奏,謐等遂不行。

五月,吐蕃寇扶州之臨河鎮,擒鎮將杜孝升,令齎書說松州都督武居寂使降,考升固執不從。吐蕃軍還,舍孝升而去,孝升復帥餘眾拒守。詔以孝升為游擊將軍。

秋,八月,徙周王顯為英王,更名哲。

命劉仁軌鎮洮河軍。冬,十二月,乙卯,詔大發兵討吐蕃。

詔以顯慶新禮,多不師古,其五禮並依《周禮》行事。自是禮官益無憑守,每有大禮,臨時撰定。

儀鳳三年戊寅,公元六七八年

春,正月,辛酉,百官及蠻夷酋長朝天后於光順門。

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敬玄固辭,上曰:"仁軌須朕,朕亦自往,卿安得辭!"丙子,以敬玄代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仍檢校鄯州都督。又命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孝逸等發劍南、山南兵以赴之。孝逸,神通之子也。

癸未,遣左金吾將軍曹懷舜等分往河南、北募猛士,不問布衣及仕宦。

夏,四月,戊申,赦天下,改來年元為通乾。

五月,壬戌,上幸九成宮。丙寅,山中雨,大寒,從兵有凍死者。

秋,七月,李敬玄奏破吐蕃於龍支。

上初即位,不忍觀《破陣樂》,命撤之。辛酉,太常少卿韋萬石奏:"久寢不作,懼成廢缺。請自今大宴會復奏之。"上從之。

九月,辛酉,車駕還京師。

上將發兵討新羅,侍中張文瓘臥疾在家,自輿入見,諫曰:"今吐蕃為寇,方發兵西討;新羅雖雲不順,未嘗犯邊,若又東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上乃止。癸亥,文瓘薨。

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工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為吐蕃所虜。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頓於承風嶺,阻泥溝以自固,虜屯兵高岡以壓之。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帥敢死之士五百人襲擊虜營,虜眾潰亂,其將跋地設引兵遁去,敬玄乃收餘眾還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