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七 起重光作噩,盡旃蒙大淵獻,凡十五年



永平十八年乙亥,公元七五年

春,二月,詔竇固等罷兵還京師。

北單于遣左鹿蠡王率二萬騎擊車師,耿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皆為所沒,匈奴遂破殺車師後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以毒藥傅矢,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虜中矢者,視創皆沸,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夏,六月,己未,有星孛於太微。

耿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引兵據之。秋,七月,匈奴復來攻,擁絕澗水;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至笮馬糞汁而飲之。恭身自率士挽籠,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遺詔:"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帝遵奉建武制度,無所變更,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公車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聞而怪曰:"民廢農桑,遠來詣闕,而復拘以禁忌,豈為政之意乎!"於是遂蠲其制。尚書閻章二妹為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重職,帝為後宮親屬,竟不用。是以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滋殖焉。

太子即位,年十八。尊皇后曰皇太后。

明帝初崩,馬氏兄弟爭欲入宮。北宮衛士令楊仁被甲持戟,嚴勒門衛,人莫敢輕進者。諸馬乃共譖仁於章帝,言其峻刻。帝知其忠,愈善之,拜為什邡令。

壬戌,葬孝明皇帝於顯節陵。

冬,十月,丁未,赦天下。

詔以行太尉事節鄉侯熹為太傅,司空融為太尉,並錄尚書事。

十一月,戊戌,以蜀郡太守第五倫為司空。倫在郡公清,所舉吏多得其人,故帝自遠郡用之。焉耆、龜茲攻沒都護陳睦,北匈奴圍關寵於柳中城。會中國有大喪,救兵不至,車師復叛,與匈奴共攻耿恭。恭率厲士眾御之,數月,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卒推誠同死生。故皆無二心,而稍稍死亡。餘數十人。單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單于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關寵上書求救。詔公卿會議,司空倫以為不宜救,司徒鮑昱曰:"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力盡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餘人以救之。

甲辰晦,日有食之。

太后兄弟虎賁中郎廖及黃門郎防、光,終明帝世未嘗改官。帝以廖為衛尉,防為中郎將,光為越騎校尉。廖等傾身交結,冠蓋之士爭赴趣之。第五倫上疏曰:"臣聞《書》曰:'臣無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近世光烈皇后雖友愛天至,而抑損陰氏,不假以權勢。其後梁、竇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誅之。自是雒中無復權戚,書記請託,一皆斷絕。又諭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為國。戴盆望天,事不兩施。'今之議者,復以馬氏為言。竊聞衛尉廖以布三千匹,城門校尉防以錢三百萬,私贍三輔衣冠,知與不知,莫不畢給。又聯臘日亦遺其在雒中者錢各五千。越騎校尉光,臘用羊三百頭,米四百斛,肉五千斤。臣愚以為不應經義。惶恐,不敢不以聞。陛下情慾厚之,亦宜所以安之。臣今言此,誠欲上忠陛下,下全後家也。"

是歲,京師及兗、豫、徐州大旱。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