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三 起上章涒灘,盡著雍執徐,凡九年



夏,五月,戊寅,皇后庾氏崩。

朱序、周楚擊司馬勛,破之,擒勛及其黨,送大司馬溫;溫皆斬之,傳首建康。

代王什翼犍遣左長史燕鳳入貢於秦。

秋,七月,癸酉,葬孝皇后於敬平陵。

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帥眾二萬寇荊州,攻南鄉郡,荊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軍於新野。秦兵掠安陽民萬餘戶而還。

九月,甲午,曲赦梁、益二州。

冬,十月,加司徒昱丞相、錄尚書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張天錫遣使至秦境上,告絕於秦。

燕撫軍將軍下邳王厲寇兗州,拔魯、高平數郡,置守宰而還。

初,隴西李儼以郡降秦,既而復通於張天錫。十二月,羌斂岐以略陽四千家叛秦,稱臣於儼;儼於是拜置牧守,與秦、涼絕。

南陽督護趙億據宛城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人遣南中郎將趙盤自魯陽戌宛。

徐、兗二州刺史庾希,以後族故,兄弟貴顯,大司馬溫忌之。

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

春,正月,庾希坐不能救魯、高平,免官。

二月,燕撫軍將軍下邳王厲、鎮北將軍宜都王桓襲敕勒。

秦輔國將軍王猛、隴西太守姜衡、南安太守南安邵羌、揚武將軍姚萇等帥眾萬七千討斂岐。三月,張天錫遣前將軍楊遹向金城,征東將軍常據向左南,游擊將軍張統向白土,天錫自將三萬人屯倉松,以討李儼。斂岐部落先屬姚弋仲,聞姚萇至,皆降;王猛遂猛攻略陽。斂岐奔白馬。秦王堅以萇為隴東太守。

夏,四月,燕慕容塵寇竟陵,太守羅崇擊破之。

張天錫攻李儼大夏、武始二郡,下之。常據敗儼兵於葵谷,天錫進屯左南。儼懼,退守枹罕,遣其兄子純謝罪於秦,且請救。秦王堅使前將軍楊安、建威將軍王撫帥騎二萬,會王猛以救儼。

猛遣邵羌追斂岐,王撫守侯和,姜衡守白石,猛與楊安救枹罕。天錫遣楊遹逆戰於枹罕東,猛大破之,俘斬萬七千級,與天錫相持於城下。邵羌禽斂岐於白馬,送之。猛遺天錫書曰:"吾受詔救儼,不令與京州戰,今當深壁高壘,以聽後詔。曠曰持久,恐二家俱弊,非良算也。若將軍退舍,吾執儼而東,將軍徙民西鏇,不亦可乎!"天錫謂諸將曰:"猛書如此;吾本來伐叛,不來與秦戰。"遂引兵歸。

李儼猶未納秦師,王猛白服乘輿,從者數十人,請與儼相見。儼開門延之,未及為備,將士繼入,遂執儼。以立忠將軍彭越為平西將軍、涼州刺史,鎮枹罕。

張天錫之西歸也,李儼將賀肫說儼曰:"以明公神武,將士驍悍,奈何束手於人!王猛孤軍遠來,士卒疲弊,且以我請救,必不設備,若乘其怠而擊之,可以得志。"儼曰:"求救於人以免難,難既免而擊之,天下其謂我何!不若因守以老之,彼將自退"。猛責儼以不即出迎,儼以賀肫之謀告;猛斬肫,以儼歸。至長安,堅以儼為光祿勛,賜爵歸安侯。

燕太原桓王恪言於燕主暐曰:"吳王垂,將相之才,十倍於臣。先帝以長幼之次,故臣得先之。臣死之後,願陛下舉國以聽吳王。"五月,壬辰,恪疾篤。暐親視之,問以後事。恪曰:"臣聞報恩莫大於薦賢,賢者雖在板築,猶可為相,況至親乎!吳王文武兼資,管、蕭之亞。陛下若任以大政,國家可安。不然,秦、晉必有窺窬之計。"言終而卒。

秦王堅聞恪卒,陰有圖燕之計,欲覘其可否,命匈奴曹轂發使如燕朝貢,以西戎主簿馮翊郭辯為之副。燕司空皇甫真兄腆及從子奮、覆皆仕秦,腆為散騎常侍。辯至燕,歷造公卿,謂真曰:"仆本秦人,家為秦所誅,故寄命曹王,貴兄常侍及奮、覆兄弟並相知有素。"真怒曰:"臣無境外之交,此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無因緣假託乎!"白暐,請窮治之,太傅評不許。辯還,為堅言:"燕朝政無綱紀,實可圖也。鑒機識變,唯皇甫真耳。"堅曰:"以六州之眾,豈得不使有智士一人哉!"

曹轂尋卒,秦分其部落為二,使其二子分統之,號東、西曹。

荊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羅崇攻宛,拔之。趙億走,趙盤退歸魯陽。豁追擊盤於雉城,擒之,留兵戌宛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