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晉紀十五 起閼逢涒灘,盡強圉大淵獻,凡四年



溫嶠聞之,即欲帥眾下衛建康,三吳亦欲起義兵;亮並不聽,而報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朝廷遣使諭峻,峻曰:"台下雲我欲反,豈得活邪!我寧山頭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頭。往者國家危如累卵,非我不濟;狡兔既死,獵犬宜烹。但當死報造謀者耳!"

峻知祖約怨朝廷,乃遣參軍徐會推崇約,請共討庾亮。約大喜,其從子智、衍並勸成之。譙國內史桓宣謂智曰:"本以強胡未滅,將戮力討之。使君若欲為雄霸,何不助國討峻,則威名自舉。今乃與峻俱反,此安得久乎!"智不從。宣詣約請見,約知其欲諫,拒而不內。宣遂絕約,不與之同。十一月,約遣兄子沛內史渙、女婿淮南太守許柳以兵會峻。逖妻,柳之姊也,固諫,不從。詔復以卞壼為尚書令、領右衛將軍,以會稽內史王舒行揚州刺史事,吳興太守虞潭督三吳等諸郡軍事。

尚書左丞孔坦、司徒司馬丹楊陶回言於王導,請"及峻未至,急斷阜陵,守江西當利諸口,彼少我眾,一戰決矣。若峻未來,可往逼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峻至則人心危駭,難與戰矣。此時不可失也。"導然之,庾亮不從。十二月,辛亥,蘇峻使其將韓晃、張健等襲陷姑孰,取鹽米,亮方悔之。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釋之子也。

庚申,京師戒嚴,假庾亮節,都督征討諸軍事;以左衛將軍趙胤為歷陽太守,使左將軍司馬流將兵據慈湖以拒峻。以前射聲校尉劉超為左衛將軍,侍中褚翜典征討軍事。亮使弟翼以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

丙寅,徙琅邪王昱為會稽王,吳王岳為琅邪王。

宣城內史桓彝欲起兵以赴朝廷,其長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民易擾,謂宜且按甲以待之。彝厲色曰:"'見無禮於其君者,若鷹鸇之逐鳥雀。'今社稷危逼,義無宴安。"辛未,彝進屯蕪湖。韓晃擊破之,因進攻宣城,彝退保廣德,晃大掠諸縣而還。徐州刺史郗鑒欲帥所領赴難,詔以北寇,不許。

是歲,後趙中山公虎擊代王紇那,戰於句注陘北;紇那兵敗,徙都大寧以避之。

代王鬱律之子翳槐居於其舅賀蘭部,紇那遣使求之,賀蘭大人藹頭擁護不遣。紇那與宇文部共擊藹頭,不克。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