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代理人輔導土地勘測定界

一、土地勘測定界的概念:是指根據土地徵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的需要,實地界定項目用地範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的技術服務性工作。
二、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意義:保障用地審查,使用地審批工作更加科學、制度、規範,健全用地的準入制度,使項目用地依法、科學、集約和規範,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保障耕地保護制度。
項目的初步設計論證至審查報批時,需要勘測定界。
三、土地勘測定界的技術依據:《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全國土地分類》(試行)及(過渡期適用)等。
四、土地勘測定界的特點:包括調查與測繪,除具有一般地籍管理工作的特點外,還有:綜合性(地籍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放樣測量);專門性(為用地審批服務);精確性;及時性;法律性。
五、土地勘測定界的原則:符合法律的原則;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符合地籍信息管理的原則;符合充分套用地籍資料的原則;符合有效檢核的原則。
六、土地勘測定界的一般工作程式:準備、外業、內業、成果檢查驗收及歸檔。
七、土地勘測定界的權屬調查:包括用地範圍內的占用各權屬單位的用地界線和權屬狀況調查。註明權屬單位的用地界線(包括行政界線)與用地範圍線交點的位置,並文字說明或丈量相關距離。勘測定界外業調查中的權屬調查主要是權屬性質和權屬來源調查。其程式和方法為:室內工作和實地調查。見書p192。
無爭議的土地權屬界線,填寫土地權屬界線協定書,有爭議的,填寫土地爭議緣由書,一式三份。
八、權屬調查的具體規定:
指界:沒明確國有使用者的,集體所有的指界;有明確的,雙方指界;有邊界協定、正式檔案或國有土地使用證的,直接引用,不再調查、指界和簽協定;依法徵用的、調整土地的,直接引用,不;誤劃和錯劃的,依法糾正;對容易產生錯誤、不易判讀的界址點應進行點位註記。
界址點設定:建設用地界線的拐點、用地界線與行政界線的交點應設定界址點;基本農田界線與用地界線的交點;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的分界線與用地界線的交點。
九、地類調查:室內預判和實地調繪
1、地類及地類界線的調繪:在圖上以點線表示,並與用地界線形成封閉圖形。
2、基本農田界線的調繪:
3、農用地轉用範圍線的調繪:
十、界址點放樣:
1、確定界址點的放樣元素。建設項目用地條件提供擬用地界址點坐標的;提供相對於控制點及地物點的距離和角度等有關數據的;只提供用地圖紙的。
2、實地放樣。極坐標法、前方交會法、長度交會法。
3、界址樁的設定。直線150m。有混凝土、帶帽鋼釘和噴漆界址樁三類。原則上先埋樁後測量。
4、界址點的編號及點之記。一般為j1、j3等。與權屬界線交的,s、e、a、c、j、g
十一、界址測量:一般採用極坐標法,、
十二、土地勘測定界圖的編制:精度高,反映用地周邊的土地利用狀況。
1、圖的內容:界址點、用地界線;用地範圍內的行政界線、權屬界線;地上物、地貌、地類界線及文字註記;用地範圍內占用各權屬單位土地面積及地類面積(分子是面積、分母是地類編號或權屬單位名稱);基本農田界線和農用地轉用範圍線;數學要素。
2、圖的繪製:比例尺一般不小於1:2000。大的;可不小於1:10000。圖幅面為50cm*50cm或50cm*40cm。界址點位置用直徑0.8mm的紅色圓圈表示,編號為1、2、3或字母加編號。項目用地邊界線用0.2-0.4mm的紅色實線表示;基本農田用綠色實線;農用地轉用為黃色實線;地類界線為直徑0.3mm、點間距1.5mm的點線表示。
十三、土地勘測定界面積量算和匯總
1、方法:坐標法;幾何圖形法;求積儀法。
2、原則與精度:分級量算,按比例平差,逐級匯總的原則。
3、數據匯總:地類統計。不同的權屬地塊分別列表量算統計、匯總。
十四、撰寫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勘測定界技術說明;勘測定界表;勘測定界面積表和土地分類面積表;用地地理位置圖;界址點坐標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