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調控考前情緒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學習活動加速或減速地進行。我們需要積極、快樂的情緒,它是獲得學習成功的動力。


1.保持情緒樂觀。有人說:情緒是思維的催化劑,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情緒的調節而顯示出更高的效應,人也會因此顯得更聰明、更能幹。積極的情緒可使人精神振奮、想像豐富、思維敏捷、富有信心。消極的情緒則使人感到學習枯燥無味、想像貧乏、思維遲鈍、心灰意懶。

實驗表明,一組學生在情緒良好情況下平均智商為105,但在緊張狀態下卻降至91,兩者相差十分顯著。因而高高興興地學和愁眉苦臉地學,效果大不一樣。心情高興時,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產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願望,會感到大腦像海綿吸水一樣,比較容易把知識“吸”進去。而煩惱、焦慮、愁悶、恐懼時,會降低學習願望和興趣,抑制思維活動,從而影響智力發揮。

2.保持適度焦慮。有些考生眼看離聯考越來越近,心裡一點兒底兒也沒有,雖然天天挑燈夜戰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質量不高,常做噩夢,第二天頭腦昏昏沉沉的……過重的學習負擔、心理壓力、家長和社會過高的期望已使這些同學的情緒處於過分焦慮狀態。

焦慮是指對個人的自尊心構成威脅的情境產生的擔憂反應或反應傾向。其實,學習需要一定程度焦慮,心理學實驗表明:焦慮水平與學習成績呈倒“u”形關係。無焦慮或焦慮水平過低,學習無緊迫感,對什麼都無所謂,肯定學不好;而焦慮水平過高,人的精神極度緊張,又會影響正常的發揮;能夠變壓力為動力,學習效果最好。這就提醒我們要調控情緒,使之保持適度焦慮,客觀地認識自我,在學習中揚長糾短,講究學習方法,為實現理想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奮進、拼搏。

3.堅持積極暗示。為消除過分焦慮,可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人總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憶中或滿腦子都在想我為什麼學不好、記不住時,情緒肯定低落、焦慮,且效率不高。因為這種心態不利於大腦正常發揮作用。因此,考生們要學會自我調節,當你坐在書桌前開始學習時,腦海中先浮現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畫面,並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試前我一定能複習好”,“我絕對有能力學習好”,然後充滿信心、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這種方法,你不妨試試,或許會有明顯的效果。你要相信你的體內有一顆成功的種子,也許它還在休眠,快些把它喚醒,它會把你帶到成功的高峰。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於增強自信,排除焦慮,充分挖掘潛能,提高學習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