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霸”沒啥不理智的

  像一隻上緊發條的時鐘,隨時準備上考場;更像一個鏇轉不停的陀螺,輾轉大江南北趕考不停,這就是一個公務員“考霸”的真實寫照。湖南女法學研究生李玫(化名)一年轉戰全國10個省市趕考公務員,花費9000多元,她認定最佳出路就是考公務員。

記者調查發現,一年中多次報考公務員的“遷徙學子”越來越多,對於這一現象,相關部門和專家都明確表態:不理智。但筆者不忍心對這些公務員“考霸”潑冷水。人畢竟都有自利的一面,研究生成為公務員“考霸”也是正常的利益訴求,談不上不理智。

按理說,大學畢業生有很多就業選擇,但他們為什麼對公務員身份情有獨鍾呢?恐怕主要還是公務員職業具有吸引力,公務員薪資待遇不算很高,但社會地位高,工作穩定體面,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完備的福利系統讓人羨慕等等。而公務員崗位僧多粥少,大多數人注定無緣公務員崗位,這才是他們轉戰大江南北當“考霸”的主要原因。

面對這種現象,高校、有關部門與社會輿論要引導畢業生樹立多元化的擇業觀念,不迷信公務員崗位,並逐步改革社會收入分配製度,逐步縮小社會平均工資水平與公務員實際待遇之間的差距,讓公務員收入更加透明,或許是減少“考霸”的一劑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