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務員考研還是留學大四時最易讓人失去方向

  當公務員、考研還是留學 大四時最易讓人失去方向

然而,大四注定是多事之秋。李亦雯說,各種求職招聘與考研的信息瀰漫在教室與寢室。人人都在議論當公務員的好處與辛苦,進國家各部委的利弊權衡。在這種環境中,人很容易失去方向隨波逐流。

由於成績和各方面的出色,外交部、商務部到北外招人,德語系首推李亦雯。而且,只要她願意,保送讀研的條件也符合。放棄穩妥而又安全的國家部委工作和唾手可得的保研,走結果不可預測的漫長而又繁瑣的出國留學這條路,尤其是報考世界著名大學,這對年輕的她來說,風險極大。李亦雯的父母也猶豫了。

“我到底追求什麼?需要什麼?”李亦雯無數次地問自己。

經過幾個漫長的黑夜,李亦雯覺察自己最渴望的是出國繼續讀書。她第n次違背“好學生”行為準則,搬出了寢室,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放棄很多國家部委與世界500強企業的面試,潛心準備出國。

歐盟商會為她寫推薦信

李亦雯留學申請材料很“誘人”:托福考了630分,總分20分的德語達福考了19分。大學學習成績每門課都在90分以上,連續4年名列第一、二名。她擔任過系學生會主席,承擔過多次大型活動的組織工作。2006年被評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畢業生。留學申請材料,至少要有3封推薦信。李亦雯準備了5封,其中一封是歐盟商會在北京的負責人寫的。

接下來是一次又一次面試。

今年2月,牛津大學比較教育學專業大衛·菲利普斯教授專程到北京面試中國申請者。

為了這次面試,李亦雯關在房子裡每天對著鏡子,花了十幾天時間把自己英語的美式發音改為英式發音,因為她仔細研究了這位教授的背景材料,知道他是個地道的英國人,她要讓教授面試一開始就不受語言的限制,在輕鬆的環境中了解她。

結果證實李亦雯這樣做是正確的。經過30多分鐘的面試,菲利普斯教授在30多人中只選擇了李亦雯。他向牛津大學遞交了推薦報告,報告中寫道:“這是一位非常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年輕人。”在李亦雯托福考試寫作分還差0.5分的情況下,牛津大學3月12日破格錄取了她。至此,李亦雯創造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學生被以英語語係為主的牛津大學錄取的第一人紀錄。

4月25日,李亦雯收到了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錄取通知書。5月28日,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與維也納大學主辦的“全球化研究”專業在網上公布了由歐盟提供的24名全球全額獎學金(42萬元人民幣)獲得者名單,李亦雯名列第六。

5月6日,李亦雯參加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遠洋電話考試,6月,李亦雯被告知,此專業在中國只有1個名額,她被錄取了。

6月17日,德國卡瑟爾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給李亦雯寄來了錄取通知書,同時通知李亦雯獲取了全額獎學金38萬元(人民幣)。

放棄牛津

上牛津大學還是上別的名校成了李亦雯和她的家人最艱難的選擇。在一次一次的家庭爭議之後,她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放棄牛津。

“如果從虛榮心的角度或以後找工作的需要,應該選擇牛津,可是從專業考慮,我對全球化研究更感興趣。如果到牛津,將會念比較教育學專業,這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她說。

在徘徊了一個月後,李亦雯終於從12所大學中選定了她的目標:維也納大學和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第一年,她將在維也納學習世界史。第二年,她將在倫敦研究經濟史。兩年後,她將拿到兩所大學頒發的“全球化研究”碩士學位。

這個由歐盟提供獎學金的研究項目,總共在全球錄取50名學生,其中有24名獲得獎學金,中國只有4人獲得了42萬元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李亦雯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