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專家陳建軍點評答疑(六)

  四川省11月11日錄用基層工作人員面試題及評析
第一題:你被派往基層工作過程中,遭到基層民眾的反對。面對這種情況,你怎么辦?
第二題:單位組團外出參觀學習過程中,團長生病了,領導要你接手他的工作,你有何打算?
第三題:現在在一些大城市街道上出現了“抱抱團”現象:一些年輕人為了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拒絕冷漠,舉牌對陌生人主動要求擁抱。請結合建設和諧社會談談自己的看法。
出題思路分析:
第一題重點考察考生的人際關係、協調技巧、溝通能力。
第二題重點考察考生的應變應急、組織能力。
第三題重點考察考生的觀察分析問題、邏輯思維能力。 答題思路提示:
第一題:你被派往基層工作過程中,遭到基層民眾的反對。面對這種情況,你怎么辦?
此題是我們講的題型分類的第大四類“協調能力、應變應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中的第一種題型,可用“八字”方針作指導回答。(略)
第二題:單位組團外出參觀學習過程中,團長生病了,領導要你接手他的工作,你有何打算?
審題:是突發事件組織能力。
此題情景是“單位組團外出參觀學習過程中”,有關參加學習的日程安排、參觀學習內容、旅程路線、交通食宿、紀律要求、應急預案。已經作了周密計畫、祥細安排。所以,就不能機械套:“首先要擬定一個參觀學習的方案”。
答題思路,一個帽子、三個環節,稍加調整。
參考答案:
帽子(略)
首先,我會立即進入角色,履行職責,做到:一方面不因團長生病而影響了參觀學習正常的進行,嚴格按照即定計畫執行。另方面,更不因為參觀學習而影響了團長的及時治療,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送團長到醫院治療並安排同志留下做好護理工作。確保兩不誤。
第二,認真實施組織好參觀學習,其方法:一是及時召開個短會,向全體團員通報情況,說明事由,明確原參觀計畫不變,強調紀律要求,號召大家團結協作,注意安全、注意身體。做好平衡過渡,防止情緒波動,保特團隊良好的精神風貌。二是及時和其他領導成員協商分析,途中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應急的對策,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三是在整個參觀過程中,要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請示報告。確保參觀的順利進行。四是,遇事要多和其他同志商量、溝通,要發楊團隊精神,要注意關照老同志、女同志、身體較差的同志,使參觀活動不僅能開拓思維、學習知識,同時也能鍛鍊團隊精神,增強同事之間友愛,高興而出,滿載而歸。
第三,參觀結束後,一是組織撰寫好[學習考察報告]報送領導。二是作為個人來講,通過負責這項工作,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不足,以利於今後,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今後能更好地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第三題:現在一些大城市街道上出現了“抱抱團”現象:一些年輕人為了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拒絕冷漠,舉牌對陌生人主動要求擁抱。請結合建設和諧社會談談自己的看法。
審題:此題是社會現象類的第三種類型,即:社會熱點、新生事先類。
答題思路:按照三步曲公式回答
這個答題,一般學生都不會偏離“和諧”這個主題,我認為此題,我們的回答能否立意更深,層次更高,思維更廣。關鍵是能否從這個現象表層背後看到:美好的願望、善良的動機,如果方法不當、方式不妥,脫離實際,不一定得到美好善良的結果,還可能好心辦幹壞事。
參考答案:
我對這種“抱抱團”現象的看法有以下幾點:
一、一些大城市街道出現這種“抱抱團”現象:主要是一些年輕人為了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拒絕冷漠,舉牌對陌生人主動要求擁抱。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的年輕人為追求友愛的人際關係、和諧溫暖的社會。而自發組織的一種“抱抱團”活動。另一方面,這種做法難以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難以實現美好的初衷。對於“抱抱團”熱和社會回映的冷。這一熱一冷現象,值得認真思考。同時,我們應該堅持理性、客觀、辨證的觀點看待;堅特寬容、鼓勵、引導的態度對待。
二、構建和諧社會是時代發展的主題,社會進步的標誌。“抱抱團”現象初衷:拉進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拒絕冷漠,創造一種相互信任、友愛的社會大家庭氛圍。應該說年輕人願望,體現了社會的主鏇律,表達了廣大人民民眾的心聲。這種精神值得宏揚、光大;這種熱情值得鼓勵、激勵;這種做法值得引導、包容。為什麼美好的願望,事與違願。其原因不是我們年輕人拒絕冷漠動機的有錯,更不是我們民眾拒絕溫暖。而是方式有問題,精神可嘉,方式不妥。“抱抱團”是西方的禮儀一種表達方式。中華民族是文明之邦、禮儀之邦,有我們自己傳統的表達方式。如果違背國情、脫離實際,儘管有美好的願望、善良的動機,水土不服的東西,其結果會適得其反。在西方初次相識的朋友,雙方擁抱很正常,在我們國家如果你主動要求與女士擁抱,女士一般是不樂意接受,甚至反感,假若再熱情主動點,會罵你耍流氓、性騷擾。不要說照搬西方東西會水土不服,就是運用咱們中華民族常用的微笑、握手、問候方式也要分時間、場合、對象。否則會洋像百出,讓人難堪,比如,在洗手間主動去與方便之士熱情握手,
三、 對於年輕人的這種熱情,我們給予鼓勵和引導;構建和諧社會,關鍵在內容,而不是追求一種“時尚”的形式;構建和社會,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比如在公車大家都能自覺給老人、孕婦讓座一次,比搞十次“抱抱團”更實在、更有用。從這現象給我的啟示:做任何事,都不能脫離實際,要把滿腔熱情同科學的實事求是態度有機結合起來、把遠大理想同腳踏實地有機會結合起來。才能做一名組織放心、領導信任、人民滿意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