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直擊《面試》題型及測評要素

一、面試題型
公務員考試的面試題型相對於筆試試題而言,表現出簡單、不規範、開放性的特點。簡單是指面試的問題設定相對較易,不會出現對某種專業知識的深入考查,因為它是一種雙向交流,與日常談話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內容多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處理,而不會考較對某個專業學科的理解深度,不規範是指在題目表達上沒有固定模式,主考官可以根據需要以不同方式進行提問,問題也欠缺固定答案,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答;開放性是指題目設計上多採用可以讓應考者有充分發揮空間的提問方式,儘量避免類似於“是否”類這樣的封閉性問題,目的在於使考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進行表達,凸顯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1. 背景性問題
通常是有關應考者背景的問題。在面試開始時,往往用3~5分鐘時間來了解應考者在工作生活方面的一般情況、教育和工作背景等方面的問題。此類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讓應考者放鬆,自然進入面試情境,形成融洽交流的面試氣氛;二是驗證和澄清簡歷上的有關個人信息;三是為後續的面試提問提供引導,便於深入面試。
問題樣例:
(1)請你用5分鐘時間簡要介紹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
(2)請簡要談談自己的理想,包括長期的和近期的、以及如何使自己的工作事業符合自己的理想。
(3)請談談你近兩年的工作(或學習)情況以及有何經驗、教訓。
2. 智慧型型問題
智慧型型問題是通過對比較複雜的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考查應試者的綜合分析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應試者對社會的關心程度。這類題一般不是要應試者發表專業性的觀點,也不是對觀點本身正確與否做評價,而主要是看應試者是否能言之成理。
問題樣例:
(1)北京市現有數萬下崗職工,他們的再就業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然而,每年卻有上百萬外地人在北京打工,掙走了上百億的人民幣。請分析一下造成下崗職工再就業難的原因,並簡單談談你認為合適的解決辦法。(是否能夠全面地分析問題,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恰當,論證嚴密,考慮問題有深度且有獨到的見解,言之成理。)
(2)目前社會上“獻愛心,捐助危重病人”的活動很多,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不僅談到了“愛心、互助”的意義,而且能一步提出我國醫療制度現狀及改革、發展方向,則表示該應試者考慮得較深。)
(3)你是如何看待我國《反分裂國家法》的頒布、實施的?(看考生是否關注國家政治形勢,能否理解重要法律頒布的意義,能否理解國家政策的走向。)
3. 意願問題
意願性問題是考查應試者的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應試者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
問題樣例:
(1)根據專業和能力情況看,你可選擇的職業範圍很廣,為什麼選擇國家機關而且特別選擇了我部門呢?(考官可就事業追求和現實生活需要兩方面對應試者加以追問,甚至給應試者以壓力,考查其自我情緒控制能力,並儘可能全面了解應試者對事業和生活方面的真實要求,再與職位能提供的條件和要求相比較。)
(2)你為何想離開原工作單位?又為什麼報考現在的崗位?這次報考倘若未被錄用,你將有何打算?(報考動機是否符合擬任職位所需條件,應試者是否對報考的工作崗位有正確認識和強烈動機,是否能正確對待挫折,並抱有積極的生活態度。)
(3)很多人都選擇下海經商來賺大錢,你為何要來報考薪酬不高的公務員職業呢?(觀察應試者的人生態度,是否明白公務員職業的價值和挑戰所在。)
4. 知識性問題
知識性問題主要是考查應考者對所要從事的工作所必需的一些一般性的和專業性的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知識性問題包括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和專業性的知識。常識性的知識是指從事該工作的人都應具有的一些常識,例如一個財會人員應了解一些必要的財務制度,一個人事經理應了解必要的勞動人事制度和法規。專業知識指專業領域的專門知識。
問題樣例:
(1)gsm通訊系統是怎么回事?
(2)網路的調試工作應該怎樣進行?
(3)如何理解間接正犯的構成?
對於此類問題的回答並沒有什麼竅門,只有靠應考者自己平時的積累和紮實的基礎。
5. 壓力性問題
這種問題通常是故意給應考者施加一定的壓力,看看其在壓力情境下的反應,以此考查應考者的應變能力與忍耐性。此類問題可能會觸及應考者的“痛處”。

問題樣例:
(1)據說你工作三年已換了四個單位,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你能在我們單位好好乾呢?
(2)你的領導讓你送一份急件給某單位,第二天卻發現送錯了單位,可領導不但不承擔錯誤,還生氣地指責你馬虎大意。此時,你會怎樣表白自己,既不影響工作,也不加劇你與領導之間的矛盾?
(3)你在學校的成績並不怎么好,我們擔心你是否不適合我們單位的工作,你怎么能讓我們相信你確有能力呢?
6. 連串性問題
連串性問題一般也是為了考查應考者的壓力承受性,包括在有壓力的情境中的思維邏輯性和條理性等,但也可以用於考查被試者的注意力、瞬時記憶力、情緒穩定性、分析判斷力、綜合概括能力等。
問題樣例:
(1)你的外語和專業知識水平都很高,為何不去外企?公務員現在工資並不高,而且已取消了實物分房,你能忍受公務員的清苦生活嗎?如果工作後發現自己的作用不能正常發揮怎么辦?
(2)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你為什麼想到我們單位來?第二,到我們單位後有何打算?第三,你報到工作幾天后,發現實際情況與你原來想像的不一致時你怎么辦?
(3)你來××市有多久了?熟悉這裡的環境嗎?你知道××部門在哪裡嗎?因為我們可能經常要與他們打交道,你可能因此而要去登門拜訪?如果不知道,你多長時間能熟悉周邊環境?打算用什麼方法進行呢?
對於此類問題,應考者應該有思想準備,特別是對自己的選擇究竟是怎么考慮的,要如實反映,不要說大話、空話,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和志向方面對自己進行剖析。
7. 引導型問題
這類提問主要用於徵詢應試者的某些意向、需求或獲得一些較為肯定的回答。如涉及薪資、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問題,宜採取此種提問方式。
問題樣例:
(1)到單位兩年後才能定職,你覺得怎么樣?
(2)如果我們單位有時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你能接受嗎?
(3)你上班後的前兩個月可能要到外地出差,你可以做到嗎?
8. 迂迴型問題
當主試者覺察應試者不太願意回答某個問題而又想有所了解時,可以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
例如,對於“政治問題”許多人不願真正表白自己的觀點,此時可以迂迴地提問:“你的夥伴們對這個問題或這件事是怎么看的?”應試者因此會認為說的不是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不會暴露自己的觀點,因而心情放鬆地說了一大通,其實其中許多都是他自己的觀點。
9. 行為型問題
行為型問題是用於考查應試者行為技巧和能力的試題形式,如考查人際交往的意義和技巧,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解決平級組織間矛盾問題的能力,以及著重考查其人際溝通以及與同事建立信任關係等行為技巧和能力。
問題樣例:
(1)在你的工作經歷中可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你所在的組織(如單位、科室、班級、工作組等)與另一兄弟組織之間產生了矛盾或衝突,要由你來參與解決,如果有,請你舉例談談整個情況。
追問①:請談談當時遇到什麼問題?
追問②:你的任務是什麼?
追問③:你採取了哪些措施?
追問④:最終的效果如何?
(2)生活、工作中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交往,請你回憶一下,你遇到的最難打交道的一個人或幾個人;為了把事情辦成,你做了哪些努力?結果如何?從中你得到了什麼經驗沒有?
二、面試的測評要素
測評要素是指要對考生進行測評的項目。測評要素分為通用測評要素和部門自設要素。通用要素是必考內容,所占比重超過60%。在公務員錄用面試中,有的部門全部採用通用測評要素對考生進行面試;有的部門採用通用測評要素和部門自設要素相結合來對考生進行面試。
通用測評要素主要包括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應變能力、計畫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自我情緒控制、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舉止儀表和專業能力。面試測評要素由錄用主管機關確定。確定面試測評要素的基本原則是:
a. 根據擬任職位的工作性質、職責任務、難易程度、責任大小對人員的要求,確定要素項目;
b. 選擇面試測評要素,應當適應和發揮面試功能,避免與資格審查、筆試、考核等環節的測評內容重複;

c. 根據不同測評要素的可測程度及與擬任職位要求的關聯程式,確定其分數權重。
下面,我們提供給讀者一份簡短的“通用測評要素說明”,這個說明是國家人事部提供給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招考公務員面試時使用的。
測評要素是指要對考生進行測評的項目。根據以往研究和面試測評經驗,考慮到面試測評的功能特點及局限,在本次面試中,擬採用下列八項要素,作為面試中需要測評的通用要素。現分別予以說明:
1. 綜合分析能力
(1)一般定義
綜合是在頭腦中將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各種特徵聯合為整體。分析則是在頭腦中將事物的整體分解為部分。綜合和分析在思維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思維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務員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涉及對問題的巨觀理解把握和事物間矛盾關係的理解,綜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2)操作定義
①對事物能從巨觀方面進行總體考慮;
②對事物能從微觀方面對其各個組成成分予以考慮;
③能注意整體和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各部分之間的有機協調組合。
2. 言語表達能力
(1)一般定義
以言語的方式針對不同的聽眾採用不同的方式、風格將自己的思想、觀點明確無誤地表達出來,並試圖讓聽眾接受的過程。
(2)操作定義
①理解他人的意思;
②口齒清晰,具有流暢性;
③內容有條理、富有邏輯性;
④他人能理解並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⑤用詞準確、恰當、有分寸。
3. 應變能力
(1)一般定義
在有壓力的情境下,思考、解決問題時能夠迅速而靈巧地轉移角度、隨機應變、觸類旁通,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2)操作定義
①有壓力狀況;
②思維反應敏捷;
③情緒穩定;
④考慮問題周到。
4. 計畫、組織、協調能力
(1)一般定義
對自己、他人、部門的活動作出計畫、排出日程、調配資源,並對衝突各方的利益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協調。
(2)操作定義
①根據部門目標,預見未來的要求、機會和不利因素,並做出計畫;
②看清相互依賴的衝突各方間的關係;
③根據現實需要和長遠效果作出適當選擇;
④及時作出決策;
⑤調配、安置人、才、物等有關資源。
5. 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
(1)一般定義
建立和維持自己與他人、團體的關係,這些關係是有目的的、與工作相關的,包括與他人的溝通,以及組織中的服從、合作、協調、指導、監督活動。
(2)操作定義
①人際合作的主動性;
②對組織中權屬關係的意識(包括許可權、服從、紀律等意識);
③人際間的適應;
④有效溝通(傳遞信息);
⑤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6. 自我情緒控制
(1)一般定義
在受到較強刺激或處於不利的情境中時,能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並約束自己行為反應的能力(主要是根據面試當時考生對一定問題的反應預測考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2)操作定義
①在較強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語自然;
②在受到有意挑戰甚至有意羞辱的場合,能保持冷靜;
③為了長遠或更高的目標,抑制自己當前的欲望。
7.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
(1)一般定義
求職動機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動個體進行求職活動以達到求職目的的內部心理活動;個人的求職目的與擬任職位所能提供的條件相一致時,個體勝任該職位工作並穩定地從事該工作的可能性較大。
(2)操作定義
①現實性需要(解決住房、戶口遷移、專業對口等)與崗位情況;

②興趣與崗位情況;
③成就動機(認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實現,服務他人的需要,得到鍛鍊等)與崗位情況;
④對企業文化的認同。
8. 舉止儀表
(1)一般定義
考生外在的穿著打扮和言行舉止表現。
(2)操作定義
①穿著打扮是否得體;
②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一般的禮節;
③是否有多餘的動作。
下附1988年~1998年《機關招考工作人員面試的測評項目及出現頻率表》:
順序項目名稱出現次數(次)出現頻率(%)1語言表達能力(含清晰性、邏輯性、準確性,個別模型曾出現兩個以上的語言表達因素)71109.22應變能力(含回答迅速、靈敏度、靈活性等)5381.53綜合分析能力5076.54實際業務知識與操作技能(含工作經驗、業務水平等)3858.55舉止(含儀表、氣質、風度等)3452.36邏輯思維能力3350.87知識面2233.88思想與政策水平(含思想境界、紀律性等)1827.79進取精神(含事業心、進取心、競爭意識、成就感等)1015.410態度812.311人際關係(含合作精神、協調交往等)812.312興趣愛好710.113性格57.714創造能力57.715記憶能力57.716聽寫能力(含速記、書法等)34.617求實精神(含責任心、誠實等)34.618穩定性34.619組織管理能力23.120動機23.121自學能力23.122計算能力11.523調研能力11.524接受能力11.525注意分配能力11.526獨創見解能力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