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複習指導:網路計畫時間參數的概念

一、網路計畫時間參數的概念 所謂時間參數,是指網路計畫、工作及節點所具有的各種時間值。

(一)工作持續時間和工期

1.工作持續時間

工作持續時間是指一項工作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持續時間用di-j表示;在單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的持續時間用di表示。

2.工期

工期泛指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在網路計畫中,工期一般有以下三種:

(1)計算工期。計算工期是根據網路計畫時間參數計算而得到的工期,用tc表示。

(2)要求工期。要求工期是任務委託人所提出的指令性工期,用tr表示。

(3)計畫工期。計畫工期是指根據要求工期和計算工期所確定的作為實施目標的工期,用tp表示。

①當已規定了要求工期時,計畫工期不應超過要求工期,即:

  tp≤tr,  (3—1)

②當未規定要求工期時,可令計畫工期等於計算工期,即:

  tp=tc  (3—2)

(二)工作的六個時間參數

除工作持續時間外,網路計畫中工作的六個時間參數是:最早開始時間、最早完成時間、最遲完成時間、最遲開始時間、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1.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

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是指在其所有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後,本工作有可能開始的最早時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是指在其所有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後,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時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等於本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與其持續時間之和。

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用esi—j和efi—j表示;在單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用esi和efi表示。

2.最遲完成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

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須完成的最遲時刻。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刻。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等於本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與其持續時間之差。

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分別用lfi—j和lsi-j表示;在單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的最遲完成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分別用lfi和lsi表示。

3.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工作的總時差是指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j的總時差用tfi-j表示;在單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的總時差用tfi表示。

工作的自由時差是指在不影響其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j的自由時差用ffi-j表示;在單代號網路計畫中,工作i的自由時差用ffi表示。

從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的定義可知,對於同一項工作而言,自由時差不會超過總時差。當工作的總時差為零時,其自由時差必然為零。

在網路計畫的執行過程中,工作的自由時差是該工作可以自由使用的時間。但是,如果利用某項工作的總時差,則有可能使該工作後續工作的總時差減小。

(三)節點最早時間和最遲時間

1.節點最早時間

節點最早時間是指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以該節點為開始節點的各項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節點i的最早時間用eti表示。

2,節點最遲時間

  節點最遲時間是指在雙代號網路計畫中,以該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各項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節點j的最遲時間用ltj表示。

(四)相鄰兩項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相鄰兩項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與其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之間可能存在的差值。工作i與工作j之間的時間間隔用lagi-j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