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摘要)

一、目標

  到200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環境法規體系,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建成若干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示範城市和示範地區。

  到2010年,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較好貫徹,環境管理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的狀況,環境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建成一批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和地區。

二、主要計畫指

"九五"期間環境保護主要計畫指標表:


名稱1995年1996年煙塵排放量(萬噸)
工業粉塵排放量(萬噸)
二氧化硫排放量(萬噸)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萬噸)
石油類排放量(噸)
氰化物排放量(噸)
砷排放量(噸)
汞排放量(噸)
鉛排放量(噸)
鎘排放量(噸)
六價鉻排放量(噸)
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噸)
廢水排放量(噸)
工業廢水排放量(噸)
工業廢水處理率(噸)
城市污水處理率
工業廢氣處理率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森林覆蓋率
自然保護區面積
1744
1731
2370
2233
84370
3495
1446
27
1700
285
670
6170
356
222.5
76.8
19
74
40
43
13.95
71851750
1700
2460
2200
83100
3273
1376
26
1670
270
618
5995
480
300
74
25
80
45
50
15.5
1000

三、主要方針政策

基本方針: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積極促進經濟體制和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基本政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污染者負擔的政策,強化環境管理的政策。

四、主要任務

到2000年:


(一)工業污染防治

  以水污染和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同時抓好廢渣、噪聲、輻射污染防治;所有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重點抓好能源、冶金、建材、輕紡等行業的污染防治。


  加入鄉鎮企業環境管理力度,關閉年產5000噸以下規模造紙廠、年產3萬張(折牛皮)以下製革廠及土法煉焦、煉硫、煉鉛鋅、鍊汞、煉油、選金、電鍍等經濟規模小、污染嚴重的企業。

(二)城市環境保護

  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五年新增污水集中處理能力1000萬噸/日、供氣能力800萬立方米/日、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能力17萬噸/日;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50萬人口

  以上城市都要建設污水處理廠。

  實行城市環境目標責任制。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沿海開放城市、重點旅遊城市空氣和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建設若干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的示範城市。

(三)生態環境保護

  新增森林面積998萬公頃,平原農田實現林網化,治理水土流失畫積2500萬公頃,治理沙漠化面積343萬公頃,治理和建設草地1830萬公頃。

  加強農業環境保護,防治鄉鎮企業和農藥、化肥污染,建設50個生態示範區,200個生態農業縣、300個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1000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區網路,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130個,採取多種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


  以防治地質災害為重點,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在50個城市、10條交通幹線、5個礦區和10項重大工程建設區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四)海洋環境保護

  基本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發展趨勢,使部分污染嚴重的重點河口、海灣、港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建設60一80處海洋自然保護區,保護珊瑚礁、紅樹林和重點漁業資源。

  建立海上溢油監視和應急回響系統。

(五)重點流域和地區環境保護

  抓好12個重點流域和地區的環境保護。它l門是“三河”(淮河、海河、遼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南方酸雨區、三峽工程區、晉陝蒙接壤地區、阿拉善地區、珠江三角洲和海南省。

(六)全球環境保護

  認真履行中國已批准的國際環境公約,如《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刊爾議定書(修訂本)》、《生物多樣性公約》等。

(七)加強環境管理能力建設

  重點加強縣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建設。

  環保監理人員由1995年的1.9萬人增加到3萬人。

  裝備200個國家環境監測網路站,建設國家環境應急中心和6個大區分中心,建成國家級、省級和100個城市的環境信息中心。

五、環境保護投資需求

“九五”期間,需要污染治理(不合造林綠化等生態建設)投資4500億元,約占同期gnp的1.3%。其中,新擴改建項目環保投資2000億元,老污染源治理需要投資1050億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資1450億元。


 


環境保護投資分配表  

項目投資(億元)比例(%)大氣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其它
2080
1820
500
100
46
40
11
3合計4500100

  污染治理資金主要從基建項目環保設施配套(即“三同時”)資金、企業技改資金、城市建設資金、排污費等渠道解決,儘可能利用部分外資。

六、主要措施

(一)實施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二)完善環境法制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環境保護新秩序。

(三)把環境保護計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逐步增加環境保護投入。

  實施(“九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畫分,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計畫指標之內。

  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集中建設一批重點污染治理項目。

(四)加強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能,強化環境管理。

(五)推進科技進步,發展環保產業。

(六)深入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廣泛動員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環保技術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