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規章原則

  荷蘭是構建在規章制度上的國家,無論辦什麼事,都必須按照規章制度一步步來。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一個步驟,你便辦不成事。看病要先註冊再預約,如果沒有註冊或者不事先預約,便看不成病。上銀行匯款要拿號等待,上郵局買郵票也要拿號等待,無論你有多么急,如果你手裡沒有號,便沒有人理你。辦理居留許可等重要的法律事項,你更應該把所有的程式的每一個步驟都一點不差的辦下來。書面材料里讓你準備什麼,你就得交什麼。少了一樣都不行,即便寫上10頁紙都無濟於事。頁不要小看了住房契約。契約上寫明退房或者續房必須提前一個月以書面的形式提出,你必須這么做。晚上一兩天你可能就要再等一個月才能退房或根本就續不上房了。 由於對規章制度的依賴,荷蘭人分工極細。每個部門都只專注於一小部分的事,跨出這個範圍便不是他們的責任。不僅荷蘭的政府是這樣,荷蘭的學校,銀行,郵局,公共運輸等都是這樣。與這些官僚機構打交道,你必須在每一個部門辦理你應該辦的事,繞一個大圈子最終將事情辦下來。如果想偷懶抄近路,很可能沒有一個部門認為這是他們的權責,因而將你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結果你永遠也別想辦成事。 不僅與機構打交道必須按照規矩辦事,在學業上你也必須立足原則。與教授的私人關係是一回事,你的作業或考試的質量是另一回事。學業表現的好壞是一回事,學習方式誠實與否又是另外一回事。學業上沒有什麼近路可抄,你必須以獨立誠實的方法來滿足課堂的要求。 荷蘭人對個人的尊重使你能夠放心地為自己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荷蘭人對規章原則的尊重又讓你在爭取利益時,必須將立足點放在書面條理上,而不是人情世故上。舉個例子,如果你認為教授給的分太低,你完全可以詢問教授給分太低,你完全可以詢問教授給分的理由,然後針對這些理由加以反駁。如果教授認為你的反駁有說服力,他便會重新給你打分。千萬不要以昨天沒有睡好,家裡母親病重等藉口來作為沒有考好的理由,更不要以考不及格就回不了家見不了人等理由來逼著教授通融。即使這些都是事實,說這些也不會幫你提高分數。反而,為學業找藉口只會在教授心目中造成不好的印象,說不定他還會降低你的分數。再舉個例子,如果你被抓住抄襲,千萬不能用自己對制度的無知作為理由,發誓永不再犯,然後要求校方通融。“勇於認錯,知錯就改”在西方不但行不通,還會把你往死路上趕。因為你一旦承認了錯誤,不管你的態度多么合作,原則上你還是觸犯了制度,必須受到相應的處罰。在這種情況下,想不被學校處罰,唯一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沒有抄襲,個人態度是一回事,原則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