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美會計模式、會計規範之比較分析

 摘 要: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特定社會環境的產物,與特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背景密不可分。文章從會計模式、財務會計規範對中、英、美三國的會計進行比較,藉此來了解中、英、美三國會計理論與實踐所體現的國家的特色及其會計之間存在的差異。


  關鍵字:中英美會計比較 會計模式 會計規範

  會計為整個企業的經濟運行提供信息,是企業的大腦。不同的傳統、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法律等環境因素對會計發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特定社會環境的產物,國際上存在著不同的會計體制,他們在會計模式、會計規範等方面各有特點。當前經濟發展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亦迫切需要通過不同國家、地區有關會計的立法、慣例和實務的比較分析,據以了解並熟悉各國會計的特徵及相互間差異程度的大小,以借鑑國外優秀經驗,推動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能儘早一步適應國外不同經濟體制、經濟環境的會計賬務處理。

  一、中英美會計模式的比較

  會計模式是對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標準化會計實踐活動的綜合或描述,被描述的要素主要包括: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會計管理體制,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會計監督體制等。中國會計模式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政府,其發展的理論基礎不僅包括西方的市場經濟理論,還必須具有社會主義經濟的內涵。英美的會計模式則是獨立發展的會計模式,其特點是不受客觀目標和微觀經濟理論的限制,而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那樣發展起來的,它以實用主義理論作為指導,並從商業理論的研究和發展中得到啟迪。

  1.從會計管理體制來看。英美兩國會計強調專業導向,較少依賴法律,政府在會計管理上的作用有限。在美國會計管理史上,素來就以民間機構制定的會計原則、會計準則為準繩進行管理。

  中國的會計管理活動由政府掌握,會計活動受到法律的約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中國的會計工作由財政部主管並明確在管理體制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從中國的會計工作管理體制看,除政府部門外,會計職業界、學術界以及其他會計組織均無管理會計工作的行政職能。

  2.從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制定與頒布來看。美國的民間機構,如會計程式委員會、會計準則委員會與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制定與頒布會計準則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會計準則的實施上,強調靈活性和可選擇性,會計準則只提供原則指導,會計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個人專業判斷來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會計實務完全是在法律的支配下由會計師作出職業判斷。英國並未授權任何會計職業團體來制定會計準則,是廣大會計職業成員從其利益和需要出發,在法律框架內制定標準和會計實務說明,與美國不同的是,它並不制定大量而浩繁的、包羅問題廣泛的詳細會計準則,只就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

  在中國,企業所執行的會計標準是政府頒布的,“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不很強調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目前,中國的會計準則雖然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但是允許企業在會計政策上有一定的選擇餘地,允許企業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會計程式和方法。

  3.從會計核算及信息披露來看。美國的會計核算方法偏向樂觀,不斷創新,在信息披露上強調保護股東的利益,提倡真實反映,並素以充分披露而聞名;英國著重強調“真實與公允”的觀念,是以保護公司的債權人、債券的持有人和股東的利益為主要目的。為了保證符合“真實與公允”的要求,規定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增補信息揭示的內容。甚至在形式變化使有關規定不能適應時,也可以偏離具體規定而作恰當的揭示;中國在會計核算上相對比較保守,其信息披露偏向於保密,主要是在法律中規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由於國家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和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會計信息的披露等都要充分考慮國家巨觀經濟決策的需要。

  4.從會計監督來看。美國會計監督以民間審計著稱,企業的財務報告必須經註冊會計師審計方能有效。由於美國不主張政府過多干預經濟,而且通常政府的干預也僅僅是間接進行的。因此,美國民間審計無論在從業人員的數量上還是技術、方法上,都位居世界前列;英國民間審計實行自我管理的原則,政府對審計職業團體不加干預,註冊會計師審計與政府審計、內部審計之間沒有相互間的領導、指導和經濟關係。相對而言,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較多,會計監督也一直由主管部門進行,民間會計專業團體組織的權力很小,影響力也極其有限,民間審計的力量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