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強化管理層管理知識及業務培訓,提高管理決策水平;健全辦公室職能,規範辦公室運作;引入人才競爭機制,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規範執業程式,確保執業質量;建立和調整行銷管理策略,全方位拓展業務範圍是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主要策略。 


關鍵字:會計事務所 問題 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會計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經歷脫鉤改制後幾年的探索和磨練,積極與市場經濟和國際慣例接軌,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規範內部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狠抓執業質量、全面縱深拓展業務以及所與所之間的重組整合來謀求長足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不斐的成績。一部分事務所已在市場的優勝劣汰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中的龍頭,但仍有一部分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在競爭中顯得被動,面臨的問題還較多,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些事務所面臨的問題具有共性。怎樣認識和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這部分事務所事業成敗的關鍵,對於我國註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也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筆者認為,當前一大部分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較普遍的問題: 

一是管理層素質良莠不齊,部分發起人難擔管理重任。 

改制後的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發起人中,大部分是原事務所的正式員工,有的已經是所級領導或是業務骨幹,有的卻是因為事務所符合發起人條件的人員不多,為達到發起人人數要求而成為發起人的,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並不突出。這樣勢必導致發起人個人素質差異較大,考慮問題的角度、層面不一致,使事務所很難形成高效率的核心團體。 

二是內部管理不到位,工作效率、執業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 

1、辦公室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缺乏明確的辦公室工作職責。中小規模事務所由於工作人員少,尤其是後勤人員少,辦公室工作人員大多不懂業務,同時往往身兼數項工作,即要對外銜接各有關主管部門,還要管理內務及後勤,甚至還兼打字員、複印員、檔案報管員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辦公室工作效率及水平的發揮,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 

2、缺乏科學的內部考核和激勵機制,人才流動性大,高素質人才少。中小規模事務所由於發展時間短、員工人數少的原因,沒有完善、科學的員工競爭與激勵機制,內部考核不到位,財務核算不細化,致使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吃大鍋飯,乾多乾少一個樣,旺季淡季一個樣;另一種是真正高素質的人才不安於現狀,想到更大規模的事務所尋求發展。這樣必然導致人員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素質的業務骨幹,一旦承接大項目,在人員配備方面就感覺有壓力,往往是發起人和全所各部門一齊上,才能拿下大項目。 

3、質量管理不規範,三級覆核未嚴格執行,執業風險大。中小規模事務所由於人員結構的不完善,部門設定的不健全,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三級覆核不能全面執行的情況,主要有:①項目負責人並不都是註冊會計師,部門經理在覆核環節,即要負責項目負責人一級的審核,又要負責部門經理一級的審核,而事實上部門經理又不可能是每項業務的實際項目負責人,導致操作者與責任承擔者不一致;②未按業務種類分設總審核,驗資、審計、評估、基建項目由一人負責審核,由於審核人員受專業限制,往往對評估、基建項目的審核停留在對報告格式或個別文字的修改,未深入實質。③一些重大客戶的業務存在一定風險,但事務所顧於情面或利益而違背職業準則出具報告。 

4、業務培訓不到位,業務水平難提高。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由於規模不大、人員不多,大多未設定專職組織培訓的人員或部門,不能系統地、有計畫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往往是新業務來了,臨時突擊學習一下就開始執業。又由於業務連續不斷地進行,使業務培訓不能定期進行,即使培訓,也因部分人員在外執業而無法全部到齊。 

三是業務開拓及客戶管理不系統。

  中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開拓,往往是由所長或少數發起人負責,無專門的業務開拓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所長要處理大量的事務所內部管理事務,不可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專門開拓業務,其他發起人也因要承擔具體的業務工作,也不可能全力開拓業務,致使業務開拓存在無計畫、不深入、不持久的現象,同時各發起人之間對外聯繫業務有時也有重疊現象。沒有系統、完整的市場行銷策略,面對市場變化,只能作出靜態、滯後、隨機地反應。在對老客戶的管理方面,也只是各業務部門對各自承接的客戶負責,無全面完整的客戶管理系統,無法對客戶進行科學分類、系統管理,更談不上跟蹤服務,從縱深方面延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