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

摘要:企業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應注意以下問題:費用處理;信息的披露與成本的管理;對財務報告的重新闡述;合作開發項目的研究與開發支出。

  關鍵字:企業;研究與開發支出;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及企業會計制度對於企業的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確認、計量及處理做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毫無疑問,這些規定在增強企業間研究與開發信息的可比性、避免虛增不良資產以及提升企業財務報告質量方面有著非常重大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資金對於企業生產經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命脈、是關係到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之一。然而,在研究與開發的會計實務操作中仍存在著一些應當引起注意的問題。

  一、關於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費用處理

  在對研究與開發成本進行費用化處理的同時,對於一些具體情況應區別對待。例如對於外購研究開發用的設備、專利技術等,根據現行的規定都應進行費用化處理、但筆者以為,如果一種外購設備或專利技術可以明確界定在研究開發用途之外還有其他用途,這時將其進行全部費用化處理就顯得有些不太合適了。

  因此,筆者建議對於外購設備等、可以在借鑑國外一些作法的同時,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出諸如“一般情況下應予以費用化處理、但將來明確有其他用途的,應予以資本化並將研究與開發期間應分攤的部分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的規定。在具體操作中可按如下方式處理:1購入後只用於某項研究與開發的設備等,購入後用於不同研究與開發,附帶用於其他方面的,應進行費用化處理;2購入後一定期間內用於研究與開發之後用於其他領域並且可以明確其研究與開發期間的,將其資本化並將研究與開發期間應分攤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剩餘部分在用於其他方面時,在其使用年限內予以攤銷;3購入後主要用於其他方面的附帶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應予以資本化並在其使用年限內於以攤銷。

  二、信息的披露與成本的管理

  只要存在會計信息的供給和需求雙方,會計信息就能得到充分供給,但有以下三個因素導致市場失靈:1由於會計信息的公共產品性質使它具有外部性,信息供給者不能讓所有信息使用者付費,故而企業將減少信息生產,因為生產成本不能全部得到補償。2鑒於投資者的“非理性”和不能充分掌握分析資料、促使那些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可能多報不確實的信息,反過來又迫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為了爭取顧客而追加信息成本。3會計信息存在不均等或不對稱性。雖然相關會計規範對披露的最低限度提出了要求、管理人員仍擁有很大的選擇餘地,所以,披露質量是體現企業會計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對研究與開發活動的披露僅限於在管理費用中列示,甚至幾乎沒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其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每年研究與開發支出的具體數額,從而使企業會計報表的有用性受到嚴重質疑。與此同時,隨著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及價值增值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研究與開發支出占企業總支出的比重也日益增大、科技型企業中研究與開發支出一般已占到主營業務收入的10%左右,有的占費用的比重則更高,如摩托羅拉的研究與開發成本占到其收入的11.81%、成本費用總額的12.55%。所以,對研究與開發支出進行有效管理也日益成為企業的迫切需要。然而,由於各種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資金來源渠道具有多樣性,導致企業很難從其他許多費用支出科目中去對這些費用加以適當分離和單獨歸集。長期以來、企業管理者往往對降低成本不夠重視,雖然近幾年來大部分企業都實行了目標成本管理。責任會計、廠內銀行等控制制度、以降低成本、但由於成本意識的淡簿,成本管理素質的低下、致使缺口較大,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成本管理鬆弛的局面。這就給企業對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有效管理及信息披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