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證券市場會計監管

摘要:本文對證券市場進行會計監管的必要性、目標和內容歸納為七個方面作了論述。 

一個國家證券市場的效率與其監管制度的完善程度有直接的關係。無論是對上市信息披露監管還是對其違法行為的監管其落腳點都是會計信息的監管。但目前為止,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的概念一直沒有被提出,對證券市場出現的諸多問題人們依然按傳統的會計監督職能思考,因此,在會計信息披露監管上步履維艱。本文將從證券監管角度出發,對會計監管的概念和目的加以闡述,說明確立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理念的必要。 


一、會計監管的概念 

從目前證券市場監管體系來看,證券市場監管可分為發行監管、上市監管、交易監管和券商監管、自律機構等。其中對於發行監管和上市監管其主要是針對各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和其以後的各種市場行為結果的監管。這種監管行為從廣義上說都可以歸結為對公司會計行為的監管。因此證券市場的會計監管應該與交易監管、券商監管和自律機構監管共同構成證券監管體系。徐長經認為“會計監管是指以矯正和改善證券市場中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為目的,政府機構和中介組織依照有關的法律和規章,通過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對各類的市場主體會計行為所進行的干預、管制和引導”。本文認為會計監管的最根本的目標是保障證券市場的有效運行,而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只是其在目前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不應作為會計監管的主要目的。證券市場會計監管是指政府、政府授權的機構或依法設立的其他組織,從保護市場參與者的適當權益的目的出發,根據國家的憲法和會計法、證券法等相應的法律、法規、條例和政策,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指導。在我國現行的會計理論體系中,對於會計的職能還限定於核算與監督。但從證券市場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來看,僅進行監督還是不夠的,管理、控制、和指導對於規範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更為有效。 

二、會計監管目的 

會計監管作為證券市場監管活動中一個專門領域的監管,其目的必須要服務和服從於證券市場監管的總體目標。由於現在不同的專家對證券市場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會計監管的目的也就各有不同。本文認為會計監管的目標有兩個方面:一是滿足國家的巨觀經濟管理需要:二是保障證券市場的公平與效率。 

(一)滿足國家巨觀經濟管理的需要 

各國的證券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維護市場的公平與效率,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國內專家和學者認為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的根源在於過分強調為國有企業改制服務。但本文認為我國的市場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有制結構必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混合性結構,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必然會是國家或者說是政府,在一定的階段是不可能改變的,也是不允許改變。國家政府為了保持社會主義方向,謀求市場的公平和效率,對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必然會採用不同的政策。會計監管首要保持與國家巨觀調控和經濟管理的目的一致,按現階段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要求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指導,才能最大程度的滿足市場效率與公平的要求,促進市場的完善和發展。我國的證券市場建立較晚,而且具有公有制的特性,脫離國家巨觀管理的需要和單純的強調市場的有效配置,將會導致市場的進一步失靈,給廣大投資者帶來很大的傷害。 

(二)保障證券市場的公平與效率 

證券市場的基本原則“三公”原則、效率最大化原則以及透明度原則。這三條原則對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有著特殊意義。從市場功能來看,最佳化資源配置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功能是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正是資金這種經濟資源的相對稀缺性,使得實際的和潛在的籌資者在籌資時存在著直接的和間接的競爭關係,其結果是只有那些經營良好的籌資者才能從證券市場上不斷籌集到資金。但由於市場失靈的存在,證券市場的這一基本功能不能完全得以實現,會造成社會資金配置的無效率,為了減少或消除負面效用,就必須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以保證市場的有效運行。從產品和市場的屬性來看,證券產品與其他產品相比具有虛擬性、價值確定特殊性、價格預期性和波動性的特徵:證券市場比其他市場具有更加強烈的信息決定性、高投機性和高風險性。產品和市場的這些特性導致證券市場很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和內幕操縱。為消除這些影響市場正常運行的不利因素,對證券市場必須進行會計監管,使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符合“三公”原則,從而才能保證市場的效率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