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會計報表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按照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以及《合併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權益法核算,對以產權為紐帶組建的企業集團還應編報合併會計報表。企業集團編制的合併會計報表已經成為日常財務管理和對外披露的基本財務數據,成為投資人、債權人以及政府了解企業的主要數據來源,但合併會計報表的編制也給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併會計報表對母公司利潤分配的影響。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投資》的規定,母公司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的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時,均要對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在子公司當年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母公司賬面反映的投資收益為按照持股比例折算的子公司當年淨資產的增加數。由於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並不是子公司實際分配的現金紅利,投資收益的實現與實際流人的現金數額在時間上是不相吻合的,這會導致母公司在進行利潤分配時,不能按照母公司賬面實現的利潤進行利潤分配,不能給母公司的股東帶來有效的資金回報。不僅如此,在子公司當年不分配股利的情況下,還可能造成母公司賬面利潤很高而貨幣資金短缺的現象,給母公司的現金流量管理帶來了不利影響。相反在子公司當年虧損的情況下,按權益法核算的投資虧損抵減了母公司當年實現的利潤,在母公司的賬面上會形成一定的資金沉澱。

2.合併會計報表對所得稅調整以及集中繳稅政策的影響。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應對子公司分回的股利按照母、子公司稅率差額補繳所得稅。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母公司賬面反映的投資收益是子公司當年實現的全部收益。為清算所得稅,企業必須詳細區分實際分回的股利和按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這可能會給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帶來一定難度,尤其是在於公司當年虧損的情況下,對投資虧損的確認更是如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目前國內有相當一部分大型企業集團享有集中繳稅的優惠政策。但在集中繳稅時,企業集團不能採用合併口徑實現的利潤進行盈虧相抵,更不能按照合併口徑進行納稅項目的調整,使集中繳稅的優惠政策不能落到實處。

3.合併會計報表對工效掛鈎企業的影響。目前,我國企業工資總額的確定主要有工效掛鈎和計稅工資兩種方式。工效掛鈎是我國勞動部門確定工資總額的主要形式,它是將企業的工資總額與企業實現的利稅和產值掛鈎,按照利稅總額和產值完成的情況計提當年工資基數。企業在編報合併會計報表的情況下,企業實現的利稅總額為母、子公司共同實現的利稅總額,稅金總額反映的也是母、子公司共同實現的稅金總額。由於合併會計報表口徑與工效掛鈎口徑的不一致性,給勞動和財政部門在確定企業利稅總額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得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工資費用、工資節餘沒有統一的口徑。

4.合併會計報表對企業效績和經營者考核的影響。根據合併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母公司對某些子公司持股比例雖然能夠達到20%,但並不能對其施加重大影響或實施控制的情況下,子公司淨資產的變化與母公司雖然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子公司淨資產的變化卻會使母公司的損益產生重要變化,這就對母公司的效績考核,尤其是對母公司經營者的考核帶來重大影響。在子公司當年盈利的情況下,就誇大了母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業績;反之,如果子公司當年效益不佳甚至存在虧損,則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母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業績。

為解決以上問題,筆者建議應借鑑國外企業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和編制合併會計報表的普遍作法,在進行權益法核算時可以採用調錶不調賬的方法,即企業賬面仍按成本法核算,並同時增設“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調整輔助賬”。在輔助賬上對以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權益法調整,以此為依據編制權益法調整表和以權益法核算為基礎的個別會計報表,在此基礎上編制合併會計報表。通過以上操作,母公司賬面只反映企業成本法下的投資收益,這樣就可以解決以上由於權益法核算和合併會計報表編制對利潤分配、所得稅調整、工效掛鈎和效績考核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