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需向稅務機關報送哪些報表

  《納稅人財務會計報表報送管理辦法》(國稅發[2005]20號)下發後,在納稅人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人非常贊成這一減輕納稅人負擔之舉。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國家稅務局12366諮詢熱線接到不少納稅人來電諮詢。

《辦法》從2005年5月1日起執行。《辦法》規定,凡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總局的規定要求納稅人報送的財務會計報表,均按規定的統一報送方式替代,不再分稅種單獨報送,即同一種報表納稅人按規定原則上只報送一次。同時明確,各省市在財務會計報表之外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同類報表,凡財務會計報表數據能夠滿足工作需要的,一律取消;凡與財務會計報表數據有部分重複的,立即修改報表內容並重新發布,以避免重複報送。確屬稅收管理特殊需要而報表數據又不能滿足的,縣級稅務局可以統一確定由納稅人另行提供。

具體內容有:納稅人無論有無應稅收入、所得和其他應稅項目,或者在減免稅期間,均必須依法按其所適用的會計制度編制財務報表,並按規定的時限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所適用的會計制度規定需要編報相關附表以及會計報表附註、財務情況說明書、審計報告的,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表一併報送。財務會計報表是指會計制度規定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相關附表。

納稅人財務會計報表報送期間原則上按季度和年度報送。確需按月報送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畫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聯合確定。納稅人財務會計報表的報送期限為:按季度報送的在季度終了後15日內報送;按年度報送的內資企業在年度終了後45天,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報送。納稅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財務會計報表的報送,也可以按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報送事項。

納稅人經批准延期辦理納稅申報的,其財務會計報表報送期限可以順延。遇有法定公休日、節假日,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順延。

資料報送種類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資料

1.必報資料《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及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使用防偽稅控系統的納稅人,必須報送記錄當期納稅信息的ic卡(明細數據備份在軟碟上的納稅人,還須報送備份數據軟碟)、《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表》及《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明細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發生成品油零售業務的納稅人還要填報《成品油購銷存情況明細表》,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必報資料。納稅申報實行電子信息採集的納稅人,除報送上述必報資料的電子數據外,還需報送紙質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一般納稅人)》(主表及附表)。

2.備查資料已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存根聯,符合抵扣條件並且在本期申報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貨物完稅憑證、運輸發票、購進農產品普通發票及購進廢舊物資普通發票的複印件,收購憑證的存根聯或報查聯,代扣代繳稅款憑證存根聯,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備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