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費用的核算技巧(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諮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經費、研究與開發費、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不包括應計人營業外支出的存貨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等。

“管理費用”是企業所得稅檢查的重點。對“管理費用”實施檢查時,主要是針對“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的範圍進行檢查。

(1)工會經費及職工教育經費的檢查

首先檢查“其他應付款-—應付工會經費”賬戶的借方發生額,並看閱原始憑證,看是否有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凡不能出具《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的,其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次,核實計稅工資總額乘以2%計算應提工會經費數,與“其他應付款付工會經費”貸方累計發生額相對照;將計稅工資總額乘以1.5%計算應提職工福利費,與“應付福利費”貸方累計發生額相對照,如應提數小於實提數,其多提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再次,從“管理費用”賬戶摘要欄檢查,看是否有職工委培費、福利費等應屬於在工會經費和職工福利費列支的項目,如有,應全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2)無形資產攤銷的檢查

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按下列原則進行:

(ⅰ)對於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契約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資產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契約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

(ⅱ)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契約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攤銷;

(ⅲ)法律和契約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檢查首先從“無形資產”賬戶借方發生額,結合其原始憑證,審查人賬的金額是否真實,如果屬於以前年度人賬的,還需詢問或查閱人賬年度和原始憑證;其次,檢查企業的契約,並結合企業“無形資產”賬戶貸方發生額審查其攤銷期限和金額是否正確。對於軟體的檢查,主要是查閱原始憑證,看納稅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是否單獨計價,如未單獨計價的,應並人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3)開辦費攤銷的檢查

首先審查“遞延資產——開辦費”賬戶借方發生額,並結合原始憑證逐項審查其開支內容是否屬實、合理,—看有無將應計入固定資產的費用列入開辦費的情況;然後將“遞延資產——開辦費”貸方與“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核對,看攤銷期是否在五年之內,攤銷額計算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