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流動帶來活水的同時還能帶來什麼

●如果一所學校的教師不流動,可能會使組織結構失去活力,使員工產生惰性,使管理趨於僵化,使隊伍趨於老化,使效率大打折扣,使學校發展失去後勁。 

●如果教師編制、崗位競聘和待遇問題解決了,那么就不必擔憂教師流動問題了。

 

近年來,教師基本上是沿著這樣的走向流動的:農村→城市,西部→中東部,內地→沿海。對此,有人歡喜有人愁。如果跳出教育看教育,換個角度看流動,從教育的長遠發展來考慮,或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流動,帶來的不僅僅是活水

 

這些年,媒體上招聘教師的廣告越來越多,教師流動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成為“家常便飯”。在沿海地區的一些民辦學校,一個教師一年內跳幾次“槽”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教師“跳槽”基本上是沿著這樣的走向流動的:“農村→城市”,“西部→中東部”,“內地→沿海”。


對教師的流動,業內人士褒貶不一。為了阻止教師流動,許多地方採取“堵”的辦法,比如,用政策堵,扣檔案堵,靠收取轉會費堵,還有的把刊登招聘廣告的報紙藏起來(可是,網路上還有)。辦法想盡,最終還是堵不住,教師依然在流動。


流動對學校可持續發展是件好事


就單個學校而言,流動對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是件好事。


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們來自天南地北不同的學校,老地理老師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語文老師、歷史老師也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都不是學師範的),他們因為歷史的原因紮根於縣城中學,帶來了不同區域的文化火種,播撒在學校,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容。


後來,這批老教師退休了,這所中學再也沒有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了,而從一兩所師範大學畢業、操著相同口音的老師漸漸成為主體,學校文化也不再如以前那般豐滿,接下來的情況可想而知。


如果一所學校的教師不流動,或者很少流動,其結果又會怎樣呢?它可能會使組織結構失去活力,使員工產生惰性,使管理趨於僵化,使效率大打折扣,使學校發展失去後勁。


我採訪過的一所高中,在一個偏僻的小縣城,雖然是重點學校,但吸引不來優秀的老師。新任校長很快意識到這樣下去的嚴重性,於是跑到幾所大學招聘畢業生。這事是在幾年前發生的,那時的畢業生沒有現在這么多,還處在“挑三揀四”時期。這位校長站在某大學招聘會的桌子上振臂吶喊:凡是到我這裡當老師的,第一,可以考研,第二,可以結婚,第三,可以調走。這一年,他招來了3個畢業生。不久,其中的兩個來找他兌現諾言,一個要考研,一個要結婚。校長爽快地答應了。


翌年,他又如法炮製,招來5個畢業生,考研走了3人。


第三年,來了7個,走了3人。


之後,有進有出,走的多,留的少。


這時,有人向校長提出質疑:學校成了趕集的場所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校長不動聲色地說:我要的就是這樣的流動,他們來了,又走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總會留下點什麼,最起碼給我們留下了文化,帶來了競爭。果不其然,從此後,學校教師崗位開始競聘了,學校這池水也被攪活了。


教師流動可能會使有吸引力、有魅力的學校文化得以重新組合、融合,給學校帶來生機和活力。


流動給大學生帶來了就業機會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教師和其他人才大批湧入沿海地區,帶來了這些地區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經濟的高速增長。


這正應驗了那句名言佳句:“富有的更富有,沒有的更沒有”。教師的大量流失,使得經濟欠發達和不發達地區的“土地”更加“貧瘠”,對那些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來說,甚至可能是“傷筋動骨”或“釜底抽薪”。長此下去,可能帶來教育的不公平,造成區域間教育發展的失衡。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甘肅等省,這樣的抱怨聲不絕於耳,因為這些地方是沿海地區教師的主要供給地。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市場經濟時期,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一直在操縱著人才的流向(教師也不例外),誰也掌控不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可能不是簡單去指責那些流動的教師,而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些問題,看看人才流失的動因是什麼,然後對症下藥,想方設法出台一些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


從總體上看,市場的操控能力又是很強的,最終會使教師流動走向正態和均衡。你這個地方的人才流走了,還會有新的人才補充進來,這正好為那些待崗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因為,隨著教師地位的提高,教師這個崗位已經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之一,中國小是買方市場,何愁招不來人才?恰好藉此機會給教師隊伍補充一些新鮮力量,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


政策可以調控教師流動走向


眼下有三個難題不利於教師的正向流動,似應找到化解的辦法。


一是教師編制問題。多年不變或變動很小的教師編制管理辦法,如同一個“緊箍咒”,使能幹的教師進不來,不能幹的教師出不去,限制了教師在本區域內的正向流動,本地無法流動,人才自然就流到了別的區域。儘管如此,農村的教師還是千方百計湧入縣城學校,使得城市學校嚴重超編,農村學校嚴重缺編,但這個縣的教師又整體超編。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建立科學的、動態的學校編制管理辦法勢在必行。


二是學校內部教師崗位競聘問題。和其他行業相比,教師這個崗位目前似乎還是一個“鐵飯碗”,只要你端上這個飯碗,即使水平一般也很難離開。再加上有編制那個圍牆保護著,新的大學生即使再多、再有才也進不來。如果在學校推行教師崗位競聘辦法,將那堵人為設定的“保護牆”拆掉,讓大批的優秀大學生加盟到教師隊伍中來,優勝劣汰,經過常年的流動,教師隊伍,尤其是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就提高了。整體流動起來,個體的流動就不必擔憂了。


三是教師待遇問題。就教師個人而言,流動不外乎是為了增加收入,或為了改變環境和氛圍,或為了子女的發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點我們應予以更多的理解。教師流走了,接下來我們是該思考一些問題了:教師個體是有需求的,哪些需求呢?譬如住房、收入、職稱,等等,這些需求算是一個老難題了,可是在當地的一些官員眼中這些或許是習以為常的問題,或許是眼下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或許永遠也不算是個問題。因為教師個體的需求沒有滿足,人家走了(當地公務員怎么不往外流),但如果教師的個體需求依然得不到解決,或不能很好地解決,那么,你這個地方教師流失是遲早的事。也許是因為教師流動,才使得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那些老問題凸顯出來了?


這裡再逆向思考一個問題,那些高薪招聘教師的學校哪來那么多錢?也許是當地政府財大氣粗捨得投入,也許是民辦學校老闆出手大方,也許是一些重點學校或示範學校有了其他的財力支持,才可以展臂廣攬天下英才?如果那些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沒有了“其他”收入的支持,優秀教師還會往它那裡擠嗎?如果這類學校沒有了“偏飯”,政府將“小灶”移往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大幅度提高這類學校教師的工資待遇,教師自然就正向流動了。


看來,人才市場並非是不可掌控的,只有政府和政策才是掌控人才流向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