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因此,教師這個主導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這個主體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情緒的控制,使學生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學習。

1、控制過激情緒

過激指的是教師不能冷靜、理智地把握自己情感的走向。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朗讀過程中沉浸在散文、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而不能自拔,從而離教學目標越來越遠。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情感,但是任憑情感主宰課堂也是不足取的。教師應該適時冷靜地控制過激的情緒,把握住情感的流向,因勢利導,把課堂氣氛逐漸推向高潮。

2、防止壓抑情緒

課堂上固然不能放任情感泛濫,但也不能缺少激情。有些教師往往因課堂上某個學生不能專心聽講,而中斷課堂進行批評教育,甚至嚴厲斥責。這樣做,一來破壞了一堂課的完整性,二來會使整個課堂死氣沉沉,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導致教學的失敗。

在教學中,面對類似的情況,可以用一些巧辦法(如眼神示意、適時沉默)等,拉回學生的注意力。

3、消除緊張情緒

緊張的情緒幾乎每個教師都會有,特別是新教師,往往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課堂上的緊張,以致教學思路阻塞,教學過程無法自然連線,甚至無法進行教學。

面對緊張的情緒,首先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備教材、備學生,準備得儘可能充分再去上課,自然就更得心應手些。此外,緊張情緒還可以通過轉移來消除,如目光暫時迴避、與學生多交流等。

在教學中,我們要做一個激情的教師,但是也不能任憑情感主宰課堂,要學會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