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評估師考試講義(十四)

第六章 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第一節 實收資本
一、實收資本概述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者契約、協定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
二、一般企業實收資本的核算
(一)接受現金投資
一般企業是指除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各類企業。
為了核算實收資本的增減變動情況,一般企業應設定 " 實收資本 " 科目。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非現金資產投入的的資本時,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收資本入帳。
教材 p326 例 2
甲有限責任公司收到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資本投往返原材料一批,該批原材料由投資雙方確認的價值為 80000 元。經稅務部門認定應交增值稅額為 13600 元,乙股份有限公司已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甲有限責任公司的帳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80000
應交稅金 --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600
貸:實收資本 -- 法人投資  93600
(三)企業接受外幣資本投資
1. 如果投資契約中約定匯率的,應按收到外幣當日的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記 “ 銀行存款 ” 等科目,按契約約定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貸記 “ 實收資本 ” 科目,將外幣資本按約定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與按收到外幣當日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借記或貸記 “ 資本公積 --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 科目
2. 如果投資契約沒有約定匯率的,應按收到外幣當日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記 “ 銀行存款 ” 科目,貸記 “ 實收資本 ” 科目。
(四)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投資
為了完整反映企業的原始總投資情況,同時反映已歸還投資的情況,應對已歸還的投資進行單獨核算,設定 “ 已歸還投資 ” 科目,並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實收資本的減項單獨反映。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一) 發行股票籌集股本。
當公司發行股票收到現金等資產時,按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計算的金額確認股本;按實際收到的金額與該股本之間的差額確認資本公積。
例 4 乙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某證券公司代理發行普通股 5000 萬股,每股面值 1 元,每股發行價格 5 元。假定乙股份有限公司按發行收入的 1% 向證券公司支付發行費用,證券公司從發行收入中抵扣。股票發行成功,股款已劃入乙股份有限公司的銀行帳戶。乙股份有限公司的帳務處理如下:
股票發行費用 =50000000×5×1%=2500000 (元)
實際收到的股款 =50000000×5 - 2500000=247500000 (元)
借:銀行存款  247500000
貸:股本  50000000
資本公積 -- 股本溢價 197500000
(二)境外上市公司和境內發行外資股公司股本
鏡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內發行外資股的公司,按確定的人民幣股票面值與核定的股份總額乘積計算的金額,確認股本;按實際收一的股款(按收到股款當日的匯率折合成的人民幣)與該股本之間的差額,確認資本公積。
四、企業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股本的核算
五、企業資本(或股本)變動的核算
(一)企業增資的核算
1. 企業接受投資者額外投資
2. 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3. 盈餘公積轉增資本
4. 發放股票股利(公司在辦完增資手續後才作會計處理)
(二)企業減資的核算
企業實收資本減少的原有大體有兩種:一是資本過剩;二是企業發生重大虧損需要減少實收資本。企業因資本過剩而減資,一般要發還股款
股份有限公司採用收購本企業股票方式減資的,應按照註銷股票的面值總額減少股本;購回股票支付的價款超過面值總額的部分,可區分情況:收購的股票凡屬於溢價發行的,則首先沖銷溢價收入,不足部分,凡提有盈餘公積的,沖銷盈餘公積;如果盈餘公積仍然不足支付收購款的,沖銷未分配利潤。凡屬面值發行的,直接沖銷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第二節 資本公積
一、資本公積概述
在我國,資本公積形成的來源主要包括:
1. 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註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其中在股份有限公司稱之為股本溢價。
2. 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增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3. 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增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從而導致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資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4. 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帳。
5.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因接受外幣投資當日的匯率與契約約定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6. 關聯交易差價,是指因上市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發生交易所形成的資本公積。
7. 其他資本公積。
注意:凡是有準備的,都不能轉作資本,關聯方交易差價形成的資本公積也是不能轉增資本或是彌補虧損。
二、資本(或股本)溢價
(一)資本溢價
(二)股本溢價
三、接受捐增資產
企業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捐贈,應按實際取得的金額,借記 " 現金 " 或 " 銀行存款 " 等科目,貸記 " 待轉資產價值 -- 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 " 科目;企業取得的非貨幣性資產捐贈,應按會計規定確定入帳價值,借記 " 庫存商品 " 、 " 固定資產 " 、 " 無形資產 " 、 " 長期股權投資 " 等科目,一般納稅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借記 " 應交稅金 --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 科目,按接受捐贈資產按稅法規定確定的入帳價值,貸記 " 待轉資產價值 -- 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 科目,按企業因接受捐贈資產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 " 銀行存款 " 、 " 應交稅金 " 等科目。接受捐贈的貨幣性資產從待轉資產價值轉出的時候,直接是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這是與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的區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