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輔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基本經濟制度
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2.兩個含義:一是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
3.是從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本確立開始,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
4.我國特有,是由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和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㈡.社會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要點:公有制為主體,不等於以國有經濟為主體;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3.公有制主體地位表現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量的優勢,注重質的提高
②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4.經濟主導作用體現:對經濟發展的控制力。
①控制國民經濟和經濟制度的發展方向
②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
③控制重要的稀缺資源的能力

二、資源配置方式與市場經濟
㈠.資源配置方式
1.資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範圍內,社會對其的擁有的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的分配。
2.配置方式
①計畫配置(政府通過計畫、行政指令、經濟政策等手段配置);
②市場配置(通過市場機制配置)。來源:
3.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前者以計畫配置方式為基礎性資源配置方式,後者以市場配置方式為基礎性配置方式。
㈠.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定性和構成要素
1.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定性(要點)
①經濟活動納入市場關係中
②企業是市場主體
③經濟政策調節經濟運行
④經濟活動靠法律來約束。
2.市場經濟的構成要素:①市場主體;②市場體系;③市場運行機制;④巨觀調控體系。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
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
兩個"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而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結合,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產生和存在的基礎。(要注意區分)
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由五個環節構成(要點):
①國有企業改革
②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
③轉移政府職能
④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⑤多層次的保障體系
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
1.目標:按照各種統籌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巨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的公共服務的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2.任務: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巨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