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輔導:所有制和產權制度

一、所有制關係和所有制形式
㈠.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
1.實質:是一種經濟利益關係,是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規定著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
2.包括:對生產資料的歸屬、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歸屬關係,其中歸屬關係最基本3.財產所有權: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
㈡.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1.分類: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2.私有制: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私有所有的一種所有制形式,包括勞動者個體所有制和私人資料主義所有制
①個體所有制:生產資料歸個人所有,依靠個人生產經營,我國目前從屬於公有制經濟
②私人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並僱傭勞動,如我國的私營經濟
3.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
①全民所有制:全體勞動者共同所有,在我國目前採取國家所有制的實現形式
②集體所有制:屬於部分勞動者所有。特徵:財產所有權集中體現在單位內部、自負盈虧、領導人由民主產生。
4.混合所有制:由公有制和私有制混合所有,它的性質由占優勢的所有制性質決定。股份所有制是它的重要形式。
5.所有制和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別(參見重難點講解)。來源:

二、市場經濟和現代產權制度
㈠.產權和產權的類型
1. 概念:主要是指財產權或財產權利,是以財產所有權為主體的一系列財產權利的總和,包括所有權及其衍生的占有權、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處置權和讓渡權等權利。
2.基本特徵:獨立性、排他性、流動性、可分性
3.內容:是一組權利,包括經濟主體對資源或財產的轉讓權、以及收入的享用權。分為公共產權、國有產權、私人產權。
4.產權完整:所有者對產權具有排他性和可轉讓性。如果不完整,則稱為產權殘缺。
㈡.現代產權制度及其功能
1. 產權制度:是關於產權界定、運營、保護等的一系列體制安排和法律規定的總稱。核心--明晰產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最優的產權制度應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2.現代產權制度:是與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權制度。特徵: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
3.有效產權制度的內容:
 ①排他性的產權關係和明確的產權規則。包括:產權明晰且能夠度量;產權行使不受限制;產權應具有可交換性。
 ②清晰的企業產權結構。包括:明確界定出資人和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確立法人財產權。
 ③有效的產權保護制度。
4.功能:確定產權關係;確定行為邊界;界定財產歸屬;明確權利和義務
5.產權的成本:包括界定成本和實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