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第一部分經濟學八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係

八、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係
(一) 對外開放的必然性和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
 對外開放與經濟全球化的關係: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外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開放型經濟,其發展不僅要求形成國內統一、開放的市場,還要求形成範圍廣泛的世界市場;要求把資源配置的範圍擴展到世界市場,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我國還建立了許多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開發區等。
 例題:
 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從根本上說,是(  )的客觀要求。
 a.提高經濟效率,實現社會公平 b.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
 c.社會主義經濟關係和基本矛盾 d.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答案:bd
(二) 對外貿易的作用和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調控
1. 對外貿易的基本作用
 對外貿易在一國經濟中的基本作用是:利用國際分工和比較優勢,增進本國的財富;使資源得到更有效地配置,促進本國經濟成長,實現充分就業;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高開放度,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對外貿易的傳導作用
 主要通過進出口貿易和世界市場商品價格波動兩個渠道來實現。
 主要表現為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
 對外貿易在國際經濟中的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的大小,主要受一國開放的程度、貿易依存度、一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以及雙邊貿易關係的等一些因素的影響
3.影響對外貿易的主要因素
 對外貿易包括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兩種。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間的差額成為貿易差額,若貿易差額為正,即為貿易順差或出超;若為負值,則為貿易逆差或入超;若二者持平,則為貿易平衡。
 影響一國出口貿易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
 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因素主要有:經濟總量和總產出水平;匯率水平;國際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水平
 例題:
 國際貿易的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是通過如下渠道傳導的(  )
 a.進出口貿易  b.世界市場商品價格波動
 c.資本的流入和流出  d.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答案:ab
(三) 對外經濟合作
 包括資本、技術、勞動力三個方面的合作。
1.國際資本流動
 含義:資本在國家之間或地區之間的轉移
 原因:由於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有些國家資本過剩,有些國家資本匱乏,這在客觀上就產生了資本在國家或地區之間流動的必要性。
 內在動力:資本流動給流入國和流出國都能帶來收益。
 資本流入的積極作用:緩解本國資本要素不足;使本國外匯收入增加,有利於平衡國際收支;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發展。消極影響:短期資本流入容易造成本國貨幣金融秩序混亂;資本流入過多會加重外債負擔;對長期投資利用不當還可能會成為資本輸出國的附庸。
 資本流出的積極作用:獲得高額利潤;帶動本國出口貿易發展;有可能在經濟上實現對他國的控制。消極影響:長期過度的資本流出會導致資本輸出國經濟成長的停滯,並減少本國就業機會。
 對資本流入國積極作用:1)緩解資金不足,加大就業2)增加外匯平衡國際收支3)促進貿易發展。
 對資本流入國消極作用:1)易造成金融秩序混亂2)加重外債負擔3)成為輸出國附庸。
 對資本輸出國積極作用:1)找到投資市場,獲得利潤2)擴大市場份額占領國際市場3)經濟上對他國控制
 對資本輸出國消極作用:導致經濟成長停滯,減少本國就業。
 政府對資本流動的干預:1)外匯管制2)頒布政策法規條例3)對償債能力控制4)制定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國際技術轉讓的方式:許可證貿易,諮詢服務和技術服務,合作生產
 促使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經濟原因:1)國民收入差距2)勞動力供求不平衡3)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2.國際技術轉讓
 類型:國際技術貿易和國際技術交流
 作用:加快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加速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縮短研製時間,節省研製費用;提高本國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能力。
3.促進勞動力國際流動
 經濟原因:國民收入的國際差距;各國勞動力供求不平衡;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以及伴隨著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他國際經濟活動而來的勞動力流動。
 經濟效應:對流出國而言,若存在勞動力過剩且流出的是非智力型勞動力,則可以減輕本國就業壓力,增加國民收入;而智力型勞動力的流出,會影響本國經濟發展。對流入國效應相反。
(四)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原則和運行機制
1.世貿組織的宗旨:通過彼此削減關稅和減少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上的歧視待遇,以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交換,保證充分就業,增加收入和有效需求,提高生活水平;擴大服務的生產和貿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