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臨近 家長請以平常心對待考生

   一年一度的聯考牽動著成千上萬人的心。在這幾天,緊張的不僅僅是考生,更有身後殷切期望的家長。他們忙前忙後,為子女充當著“後勤部隊”。然而,不知有些家長是否意識到,他們的許多“好心”在不知不覺中辦成了“壞事”,本以為能減少孩子壓力的做法卻成了給孩子變相施壓的“背後芒刺”。心理專家指出,考生家長容易出現以下五種“無心之過”:

鏡頭一:全程陪同。考前幾天,小麗在家複習。每逢這時,媽媽便會坐在她的對面,一會“小麗,要水嗎?”一會又泡杯咖啡遞過來,有時還煎兩個荷包蛋放在桌子上。“看書就看書,媽媽又遞這遞那的,一看到她那眼神我就緊張。”

專家點評:緊緊盯著只會加重孩子心理負擔,尤其是看到家長充滿期待的眼神。應該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環境。

鏡頭二:“逼”孩子早睡。小張平常都是晚上11點左右睡覺,考前那幾天,每晚9點30分不到,家人就“強制”要求他放下書本,關燈睡覺。而小張怎么也睡不著,幾次差點失眠。

專家點評:睡眠習慣不要刻意改變,適當提前就寢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但是不要過分強調早睡,更不要隨便打亂作息時間,在平時習慣的基礎上稍稍提前一點即可。

鏡頭三:“書的暗示”。有的家長會把諸如《聯考狀元談聯考》《我是這樣考上北大的》之類的指導書悄悄地放在孩子書桌的案頭,想以榜樣的作用來激發孩子的拼搏精神。

專家點評:家長的心不言自明,無非想自己的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但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負面暗示,讓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當不了狀元就會讓家長失望,無形之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

鏡頭四:“住聯考房”。為了讓孩子少走點路,多一點休息時間,以及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許多家長在聯考時甚至考前好幾天就在學校附近的賓館包一間房,以作備考之用。

專家點評:出於路程遠、休息時間少的原因,住賓館也無可厚非,但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往往需要一段適應時間,一旦適應不好,就容易引起麻煩。比如有的孩子在新環境下會失眠,有的孩子找不到在家複習時的感覺,等等。

鏡頭五:“我來我來”。考試期間,孩子在家聽的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你別動,我來!”別說做家務活,連打洗腳水、泡牛奶、拿筷子這樣的小事都會被家長“包辦”,“你只管看書,所有的事我來做。”家長成了“保姆”。

專家點評:考試期間,時間緊,有的事可以讓家長代勞。但是,家長也沒必要事事插手,這樣一方面讓孩子很難適應與以往日常生活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會讓孩子覺得“這幾天父母對我太好了,萬一考不好,我沒臉面對他們”,最終產生負面效應,不利於孩子正常發揮。

總之,家長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聯考,你越是自然,孩子也越放鬆,整個氛圍也就越協調,聯考之路也就不再“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