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建築工程師:建築方案作圖題應試技巧(四)

那么,在設計進程中如何進行同步思維呢?同步思維體現在三大環節上。

1.環境設計與單體設計同步思維

任何一個建築設計都是從環境設計人手的,但是環境設計與單體設計又是互為因果、緊 密關聯的。這就是說,當我們進行環境設計的思考時,既要注意到外部若干現狀條件對環 境設計的限定,又要預想到單體建築若干要求對環境條件的規定。從設計操作現象看,我 們是在研究環境設計中的問題,但頭腦里也在不停地思考單體建築的要求。只有在這種同 步思維中互相及時調整關係,才能使環境設計成為有目標的設計,使單體設計成為有限定 條件的設計。

當設計進程一旦進入單體建築設計階段,我們又不能忘記在環境設計中所取得的設計 成果。因為,這些成果一方面是作為單體建築設計的外部條件而起限定作用,忽視了它就 會使單體建築設計成為沒有約束的設計;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單體建築設計具有特色和個 性靈感的源泉之一。因此,同步思維的方法從設計一開始就應成為指導正確設計的方法。

2.各層平面設計同步思維

根據該科目考試只畫平面圖的要求,我們只需對建築平面設計進行重點考慮。但這種 考慮應是對各層平面同步進行思考的過程。因為有些設計因素必須幾層同時進行考慮,諸 如垂直交通體系的定位,衛生間系統的配置等,上、下層必須同步進行設計。

其次,從室內空間效果考慮,公共空間例如大廳、大堂若要上下空間流通,那么在設 計一層平面時,就必須同時考慮其上的二層平面形式、面積大小等設計問題。兩者只有同 步進行設計,互相調整才能達到設計目標。

在考慮上下層各用房面積配置時,儘管在設計前期的豎向功能分析中已大體確定了方 案,但涉及到具體設計操作時,還是需要上下層同時進行房間配置的設計調整,兩層平面 只有在不斷地磨合過程中,才能逐漸完善、對應起來。

3.建築設計與結構選型同步思維

一些人在做建築方案設計時,往往習慣根據各房間的面積大小進行平面的組合設計,其 結果造成該建築房間的開間大小不一,致使結構系統毫無規律,外窗十分零亂(儘管不畫 立面圖,但閱卷人從平面形式一眼就看出該應試者設計邏輯紊亂,進而推測其設計素質與 能力自然不敢恭維)。因此,應試者的結構概念在建築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很強。這就是說, 當你的平面設計大體功能布局已確認後,應立即著手為這個平面框架建立一個合理的結構 格網體系。我們之所以強調結構選型要適時介入建築設計以達到同步思維的目的,是因為 它可以為方案建立一個合理的結構支撐體系,並通過結構的邏輯性整理平面的關係,調整 房間的面積,使建築平面與結構系統和諧統一起來。這裡的結構整理是指不因對結構選型 的思考而打亂已建立起來的平面布局,而是把各房間的平面形態納入合理的結構系統之中, 整理得更合乎邏輯性,使大大小小的房間可以有秩序地排列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要求結構 思維一開始就介入建築設計思維所應達到的目標。一定要防止滯後思考結構問題而給建築 設計帶來的被動局面。

有些建築類型的方案設計如圖書館建築、博覽類建築、旅館建築等,要求應試者對結 構形式的思考要及早介入,即在建築功能布局大體確定後,就要及早選擇框架結構的柱網 尺寸。甚至有些建築如體育館建築設計,一開始可能就要先確定結構方案,獨立先行思考, 以其結構構思控制建築設計的展開。

當然,對建築設計與對結構選型的思維哪個在先,哪個在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這 並不重要,問題的關鍵在於兩者始終要結合起來同步進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