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改研究會:建議賦予農民完整土地財產權

 
現行《土地管理法》破壞市場經濟基本交易規則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體改研究會課題組在“推進要素市場化”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土地市場中,土地要素的交易原本是兩個平等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之間的行為。而現行的《土地管理法》不是在保護交易主體各自的權利,反而破壞了市場經濟最基本的交易規則。 
其中,有兩個概念是違背法理原則的,一個是土地“徵用”,另一個是失地“補償”。如果國家確實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實施征地行為,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但在很多情況下,城市政府將徵用的農業用地轉為商業用地,實際上是一種市場行為,意味著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與國家土地所有權的交易。既然是兩種不同的財產所有權之間的交換,就必然涉及到兩兩之間的談判,一個願意出讓,一個願意受讓,交易才能進行,其間根本不存在“徵用”的含義。“徵用”的概念出現財產所有權的轉讓中,只能意味著一種所有權對另一種所有權的強制性剝奪。失地“補償”的概念也極為荒謬。既然財產所有權發生了轉移,那么所有權的出讓方就有權得到因土地改變用途而產生的級差收益,亦即要素資源的出賣價格。這根本不是什麼“補償”的概念,既不是土地按什麼用途進行補償、也不是應該補償多少倍的問題。兩種不同所有權之間的交易,作為交易的一方,憑什麼單獨決定交易的“價格”,並通過“徵用”的手段逼迫交易的另一方必須出讓土地。 
這次論壇的最大熱點就是土地問題,人們認為,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既是一個重大的經濟、政治和法律問題,也是最終確立市場經濟制度基礎的現實障礙。其中,涉及三個層次的問題:一是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土地兩種不同所有權的平等地位問題。在土地徵用制度上,既然是兩種所有權之間的交易,農用地轉成非農用地為什麼非要變成國有土地?作為集體土地的所有者為什麼不能直接進入土地市場?二是土地承包權的性質問題。究竟是財產權還是使用權?為什麼不能讓農民直接擁有土地的占有、經營、收益、處置的權利?三是集體土地的權利主體問題。新近發布的《物權法》取得一定進展,一方面將有關土地所有權的重大事項交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一方面明確了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的管理人或村民會議做出決定侵犯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該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這樣就將權利主體具體到集體成員、亦即每個村民,並賦予村民集體議事和村民個人維權的法律手段。 
但是,在前兩個層次的問題尚未解決之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還是處於虛置狀態。 
體改研究會報告認為,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財產權,亦即土地可以轉租、抵押和自由買賣,不僅有利於土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而且可以有效地遏制政府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只有當農民擁有了完整的土地財產權,才有可能真正具備法律上的財產主體地位,才有可能獲得政府提供產權保護的客觀基礎。而強調政府的產權保護職能,就是要逐步確立以私人財產權為基礎的市場交易制度,建立私人財產權與國家財政權之間的“契約”關係,使政府成為全體國民的“人質”,即所謂“不代表、不納稅”。只有在這個層面上,政府提供產權保護才具有真實的涵義;也只有在這種涵義上,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才得以最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