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進山2006年深圳注協CPA會計輔導筆記-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借款費用
本章2002年的試題分數為7分左右,2003年試題的分數為1.5 分,2004年試題的分數為3分。本章分數不高,試題題型包括單選題、復選題和計算及會計處理題。客觀題考核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主要包括: 
(1)借款費用的概念; 
(2)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3)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等。
2004年考題是關於計算及會計處理題考核的是外幣業務與借款費用的結合。
與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內容未發生變化。
第一節 、借款費用概述
借款費用的定義及其包括的內容:
 借款費用是指企業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它反映的是企業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
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包括企業從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資金髮生的利息、發行債券而發生的利息,以及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帶息債務應當承擔的利息。
2、因借款而發生的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
因借款而發生的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主要指發行公司債券所發生的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例如,甲公司發行公司債券的票面價值為1000元,票面年利率為6%,期限為4年,而同期市場利率為8%,由於公司債券的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這樣,甲公司將會折價發行公司債券,來補償投資者在購入債券後所發生的利息收入上的損失,以使公司債券能夠成功發行。顯然,企業在每期攤銷折價或者溢價時,其實質便是對債券利息的調整(即將債券名義利率調整為實際利率),因此,因借款而發生的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屬於借款費用的範疇。
 3、因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
因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是指企業在借款過程中發生的諸如手續費、佣金、印刷費、承諾費等費用,由於這些費用是因借款而發生的,亦屬於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因而因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亦構成了借款費用的組成部分。
 4、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
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是指由於匯率變動導致市場匯率與賬面匯率出現差異,從而對外幣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記帳本位幣金額所產生的影響金額。
二、專門借款的定義
專門借款是指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這種款項應當有明確的用途,即為購建某項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並應當具有標明該用途的借款契約。
三、借款費用的範圍
借款費用可予資本化的資產範圍——固定資產
 (1)、只有發生在固定資產購置或者建造過程中的借款費用,才能夠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予以資本化;發生在其他資產(如存貨、無形資產)的購置、建造或者製造過程中的借款費用,不能夠予以資本化。
 (2)、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固定資產一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就應停止借款費用資本化。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在購入時就視為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款費用可予資本化的借款範圍——予以資本化的借款範圍為專門借款。
 專門借款:企業只有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及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才允許予以資本化,其他借款(如流動資金借款等)所發生的借款費用均不允許資本化,而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四、借款費用的確認原則
明確資本化和費用化的界限(借款費用的確認原則主要解決的是將每期所發生的借款費用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還是將每期所發生的借款費用予以每期費用化,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予以費用化,區別情況進行會計處理,如果該借款費用屬於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應當根據其發生額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然後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如果該借款費用屬於在生產經營期間、為生產經營而發生的,應當根據其發生額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節、 借款費用的會計處理
一、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
(1)、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應當在以下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開始資本化。
①、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a、支付現金: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支出。
b、轉移非現金資產:企業將自己的非現金資產直接用於固定資產的建造或者安裝。如將自己生產的產品(水泥)用於固定資產的建造。
需要注意的是,對施工過程中耗用的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其資產支出計算公式為:
 資產支出=產品成本+產品耗用的原材料已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視同銷售已交納的增值稅
例 某水泥公司2000年3月1日借入一筆長期借款2000萬元,用於建造廠房,廠房於當日開工,3月10日,公司用生產的水泥換入工程物資一批,價款500萬元。儘管公司購入工程物資並沒有直接支出現金,但如果公司將生產的水泥出售,則可形成現金流入500萬元,從而可以用來償還銀行借款,避免500萬元借款的產生,並節約相應的利息費用。目前公司轉出500萬元的水泥,換入工程物資,用於建造廠房,則500萬元的借款無法減少或者償還,相應的利息也就無法避免。其實質是公司資源流出增加500萬元,導致借款資金占用增加500萬元,所以轉移水泥的金額應該計入建造廠房的"資產支出"中,承擔相應的利息費用。
c、承擔帶息債務:企業為了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
企業以賒購方式向供貨單位購買工程用物資,如果由賒購產生的債務為帶息債務,則應當作為資產的支出,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如果企業委託其他單位建造固定資產,則企業向被委託單位支付第一筆預付款或第一筆進度款時,即認為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例公司於2000年12月1日開出一張帶息票據10萬元,購買工程用材料,期限為6個月,票面年利率為6%,這樣公司在12月31日編制報表時就需要承擔500元(100000×6%/12)的利息費用,這與公司向銀行借入款項購置工程物資並支付利息,在性質上是一樣的,所以,公司承擔的10萬元的帶息債務應作為資產支出的組成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在購建固定資產時向供應商賒貨(且該賒貨所形成的債務不附息)、為購建固定資產所形成的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等情況,儘管它們都構成在建工程成本,但並不包括在這裡所指的"資產支出"範圍之內,原因是它們並沒有占用借款資金,當然也不必承擔利息費用,否則會使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高估。
例、企業於2000年3月1日採用帶息應付票據方式購買了10萬元的工程用材料,票據期限為三個月,年利率為6%,到期還本付息。3月31日編制當月會計報表時,應付票據尚未償付,則該筆應付票據本金10萬元應作為當月資產支出。如果這10萬元是不帶息的應付票據或應付賬款,則3月31日編制當月會計報表並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時,不將其作為資產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