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進山2006年深圳注協CPA會計輔導筆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所得稅會計
本章2002年試題的分數為1分,2003年試題的分數為1.5分,2004年試題的綜合題涉及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和遞延稅款的計算。
從考試試題看,試題類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和綜合題。客觀題考核的是與所得稅有關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考點主要集中在"遞延稅款"餘額或發生額的計算、債務法和遞延法的特點等。綜合題涉及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和遞延稅款的計算。
與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內容未發生變化。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一、應交所得稅的計算:
企業在一定時期計算應交納的所得稅時,是以會計賬簿確定的稅前會計利潤為基礎,並按照稅法規定加或減納稅調整項目來確定應納稅所得額,然後乘以適用所得稅稅率作為應交納的所得稅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項目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企業的納稅調整項目就是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之間產生的差異,這一差異根據性質可以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納稅調整項目: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永久性差異;
(3)、時間性差異
二、永久性差異 
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制度和稅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時口徑不同,所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本期發生,不會在以後各期轉回。
永久性差異產生的原因有以下4種類型:
(1)、會計核算作為收益,計算應稅所得不計入。 
(2)、會計核算不作為收益,計算應稅所得計入。 
(3)、會計作為費用或損失,計算應稅所得不予扣除。 
 稅法規定,各種經營性賠款、罰款可以稅前扣除,例如違反契約的違約金等;而各種行政性賠款、罰款稅前不能扣除,例如稅收滯納金等。因此,各種經營性賠款、罰款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而各種行政性賠款、罰款則作為永久性差異,需要進行納稅調整。 
(4)、會計不確認費用或損失,而計算應稅所得時準予扣除。 
三、時間性差異 :
時間性差異是指會計制度和稅法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的特點是:發生在某一會計期間,但在以後一期或若干期內能夠轉回。
 時間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時間性差異、可抵減時間性差異。
(一)、應納稅時間性差異:是指未來應增加應納稅所得額的時間性差異。(簡單表述為先不交稅,以後交稅。在計算應稅所得時先減後加。)
應納稅時間性差異對遞延稅款的影響為:形成在貸方、轉回在借方,在尚末轉回前餘額在貸方。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本期發生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本期轉回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
例:假定企業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5000元,使用期5年,期末無殘值。會計按5年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按5年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計提折舊情況如下表: 

項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會計折舊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稅收折舊

2000

1200

720

540

540

差額

-1000

-200

280

460

460



從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二年為發生應納稅時間性差異,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項目;
第三、四、五年為轉回應納稅時間性差異,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