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進山2006年深圳注協CPA會計輔導筆記-第五章

第五章 固定資產
本章2002年試題的分數為4分,2003年試題的分數為0分,2004年試題的分數為1.5分。
從考試試題看,本章比較重要。試題的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綜合題。客觀題考核的是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
與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修訂了在建工程計價、刪除了租入固定資產部分的例題。
第一節  固定資產概述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經營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過1年
3、單位價值較高
企業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確認時,應當按照固定資產定義和確認條件,考慮企業的具體情形加以判斷。
企業的環保設備和安全設備等資產,雖然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卻有助於企業從相關資產獲得經濟利益,也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但這類資產與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之和不能超過這兩類資產可收回金額總額。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從而適用不同的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的分類 :
 固定資產有多種分類方法,常見的有: 
(一)、按經濟用途分類,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二)、按使用情況分類,分為使用中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和不需用固定資產。
(三)、按所有權分類,分為自有固定資產和租入固定資產(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四)、按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綜合分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經營租賃方式下出租)、不需用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土地(土地是指過去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補償費,應計入與土地有關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內,不單獨作為土地價值入賬。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說明:土地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背景,在五十年代初社會主義改造還沒有完成,當時土地仍然是私有,民族資本家以其擁有的財產(包括土地)作價出資進行公私合營,土地作為一項資產單獨入帳。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第一部憲法規定土地是國家所有,以後企業是無償取得土地使用權,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才出現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概念。
公司以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開發商品房成本,或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後,其賬面價值構成房屋、建築物實際成本。如果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的,在預計該項房屋、建築物的淨殘值時,應當考慮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預計使用年限的因素,並作為淨殘值預留,待該項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淨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的,則將其價值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如公司將土地連同地上房屋、建築物一併出售的,按其賬面價值結轉固定資產清理。
第二節 固定資產取得
 一、 固定資產的計價基礎:
(1)按歷史成本。
(2)按淨值計價。適用於盤盈、盤虧、毀損時用。
二、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
 固定資產應當按其成本入賬。
(一)外購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如果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不需安裝的:
借:固定資產
貸:現金等
需要安裝的:
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然後轉入固定資產。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工程物資)
  應交稅金一增值稅(進項轉出)
  應付工資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