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進山2006年深圳注協CPA會計輔導筆記-第八章

第八章 所有者權益
本章2002年和2003年試題的分數均為1分,2004年試題的分數為1.5分。
從考試試題看,本章內容不重要且考試分數不高,試題的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客觀題考核的是資本公積核算。
與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變化的主要內容是發行股票發行費用的會計處理。
第一節 實收資本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企業申請開業,必須具備符合國家規定並與其生產經營和服務規模相適應的資金數額;《公司法》規定,在有限責任公司中,以生產經營或商品批發為主的,其註冊資本不得少於30萬元,科技開發、諮詢、服務性公司,其註冊資本不得少於10萬元,而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1 000萬元。投資者投入資本採用現金,非現金資產,無形資產等投資。
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企業資本(或股本)除了下列情況外,不得隨意變動:一是符合增資條件,並經有關部門批准增資;二是企業按法定程式報經批准減少註冊資本。
一、國有獨資公司的投入資本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全部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國有獨資公司不發行股票,不會產生股票溢價發行收入;也不會在追加投資時,為維持一定的投資比例而產生資本公積。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投入資本:
1、初建:投入資本全部記入"實收資本",實收資本等於註冊資本。
2、增資擴股:新股東的出資額大於約定註冊資本比例份額部分,記為資本公積。
新介入的投資者繳納的出資額大於其按約定比例計算的其在註冊資本中所占的份額部分,不記入"實收資本"科目,而作為資本公積。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投入資本:
股東投入的資本,對於發行收入,企業將相當於股票面值的部分計入“股本”科目,其餘部分在扣除發行費、佣金等相關發行費用後,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屬於面值發行無溢價的,若金額較小,計入“管理費用”;若金額較大,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如果籌資費用較低,也可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我國不允許股票折價發行。
四、獨資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的會計核算:
(一)、應重點關注的內容:
1、評估基準日到國有企業改建為公司制企業註冊登記日有效期內因經營利潤(或虧損)導致淨資產變動的處理:
由於改制企業在註冊登記日以前仍屬於國有企業,在評估基準日到註冊登記日期間增減的淨資產(即實現的利潤或虧損)應作為國家權益的增減事項,區分下列情況處理:
(1)、利潤導致淨資產增加:上交國有資本持有單位,或者轉作“資本公積”,留待以後轉增國家股。借記“利潤分配”,貸記“應付利潤(或資本公積)”。
(2)、虧損導致淨資產減少:由國有資本持有單位補足;或由改建公司以後年度實現利潤分配股利時由國有股份應分得的股利補足。借記“利潤分配”,貸記“應付利潤”,自動抵補。
2、企業實行公司制改建,不得將國有資本低價折股或者低價轉讓給經營者及其他職工個人。
企業實行整體改建的,改建企業的國有資本應當按照評估結果全部折算為國有股份,由原企業國有資本持有單位持有,並將改建企業全部資產轉入公司制企業。
企業實行分立式改建的,應當按照轉入公司制企業的資產、負債經過評估後的淨資產折合為國有股份,並可以由原企業國有資本持有單位持有,也可以由存續企業持有。
企業實行合併式改建的,經過評估後的淨資產折合的國有股份,合併前各方如果屬於同一投資主體,應當由原共同的國有資本持有單位一併持有;如果分屬不同投資主體,應當由合併前各方原國有資本持有單位分別持有。
3、土地使用權的處置
企業實行公司制改建,對占有的國有劃撥土地應當進行評估並按照土地主管機關的規定履行相關手續後,區別以下情況處理:
(1)、 採取作價入股方式的,評估後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投資,隨同改建企業國有資本一併折股,增加公司制企業的國有股份;
(2)、 採取出讓方式的,由公司制企業購買國有土地使用權,按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 採取租賃方式的,由公司制企業租賃使用,按照規定支付租金。
4、資產評估增值的賬務處理:
企業改組股份公司,在評估日需要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在調賬日需要按評估確認價值調整原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並將評估增值扣除未來應交所得稅後的餘額計入資本公積。
在按資產評估確認價值調整原企業的賬面價值時,如規定的調賬日期與資產評估基準日、確認日不一致,在評估基準日到調賬日期間內資產數量已發生了增減變化,調整時應當區別情況進行處理。即:原評估資產數量減少,減少部分原評估確認的差額不再調賬;如資產增加,增加部分按照取得資產的實際價值,確認其賬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