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CPA考試《會計》輔導講義(九)

3.持有期間的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在持有期間,

如果沒有分派現金股利,則不確認投資收益;

如果分派現金股利,有兩個去向:

分到的現金股利如果是本企業投資以前形成的,應沖減投資成本; 分到的現金股利如果是本企業投資以後形成的,則計入投資收益。計算公式如下: 應沖減投資成本金額=(投資後至本年末(本次)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投資後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淨損益)×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 -投資企業已經沖減的投資成本

計算結果為正數,則是應沖減的投資成本;計算結果為負數,則是應恢復的投資成本。

應確認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當年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

看懂兩個例題:

例1(投資當年分利):1998年4月2日,甲企業投資乙企業100萬元,投資比例10%,1998年12月31日乙企業分派現金股利100萬元(假設含當年實現的淨利潤分配額)。乙企業當年淨利潤120萬元。

【解析】投資收益=120×10%×(9÷12)=9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100×10%-9=1

該題中,若乙企業分派現金股利70萬元,則甲企業投資收益確認7萬元,而不能確認投資收益9萬元,增加投資成本2萬元。因為,甲企業雖然享有投資後乙企業淨利潤9萬元,但只分來淨利潤7萬元,確認的投資收益只能以分來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為限。

例2(連續若干年):甲企業1月2日對乙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占乙企業股本10%,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投資後乙企業各年度淨收益及分派的現金股利見下表:

年度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淨收益

10萬

20萬

14萬

10萬

分派現金股利

6萬

12萬

13萬

7萬

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企業第一年到第四年的會計分錄(金額保留到萬元)。

【解析】第一年,甲企業收到現金股利0.6萬,屬投資前乙企業累積盈餘分配額,應沖減投資成本,即重新確認新的投資成本。

借:應收股利0.6

貸:長期股權投資0.6

第二年,甲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乙企業第一年淨收益”乘以“持股比例10%”,將其與累計收到的現金股利進行比較,後者大於前者,將差額作為累計應沖減成本額,再減去以前年度已沖減成本,作為當期應沖減成本額。

應沖減投資成本=(6+12-10)×10%-0.6=0.2

借:應收股利1.2

貸:長期股權投資0.2

投資收益1

第三年,甲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乙企業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淨收益”乘以“持股比例10%”,將其與累計收到的現金股利進行比較,後者大於前者,將差額作為累計應沖減成本額,再減去以前年度已沖減成本,因為是負數,說明以前年度多衝減了成本,應予轉回。

應沖減投資成本=(6+12+13-10-20)×10%-(0.6+0.2)=-0.7

借:應收股利1.3

長期股權投資0.7

 貸:投資收益2

第四年,甲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乙企業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淨收益”乘以“持股比例10%”,將其與累計收到的現金股利進行比較,前者大於後者,將累計收到的現金股利全部確認投資收益,並將以前年度多衝減的成本全部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