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成本管理》第十二章學習輔導(3)

《財務成本管理》第十二章學習輔導(3) 1、破產界限

所謂破產界限,即法院據以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法律標準。在破產立法上,對破產界限有兩種規定方式:一種是列舉方式,即在法律中規定若干種表明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具體行為,凡實施行為之一者便認定達到破產界限;另一種方式是概括方式,即對破產界限作抽象性的規定,它著眼於破產發生的一般性原因,而不是具體行為。我國和世界大多數國家均採用概括式來規定企業破產的界限。我國的《破產法》指出: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依法宣告破產。

2、破產清算的一般程式

根據我國《破產法》的有關規定,企業破產清算的基本程式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破產申請階段;二是和解整頓階段;三是破產清算階段。現就破產申請階段和破產清算階段的主要操作程式概括如下:

(1)提出破產申請;

破產申請的提出既可以是債權人有可以是債務人。

(2)法院接受申請;

法院接收債權人申請後10日內應通知債務人。

(3)債權人申報債權;

債權人應當在收到通知後的一個月內,未收到通知的債權人應當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

(4)法院裁定,宣告企業破產;

(5)組建清算組;

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15日之內成立清算組。

(6)接管破產企業,進行資產處置等工作;

(7)編報、實施破產財產分配方案;

(8)報告清算工作;

(9)註銷破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