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學校06年CPA考試審計輔導內部講義(十)

第九章審計測試中的抽樣技術

本章年平均考分為5分,處於中等水平,但各年分值呈現出總體上升的勢態。題型以綜合題與客觀題居多,很少出現簡答題。

2003年以來,抽樣已成為審計的必考內容,本章也從以前年度的非重點章節一躍而成為中等重要的章。表面上看,本章的數學色彩很濃,似乎難度很高,但實際上,相關的計算都有固定的步驟,並不涉及數學技巧,因此難度並不高。

年份

單選

多選

判斷

簡答

綜合

合計

2005年

 

 

 

 

3

4.5

 

 

1

5

4

9.5

2004年

 

 

 

 

 

 

 

 

1

3.0

4

3.0

2003年

 

 

1

1.0

 

 

 

 

1

4.0

2

5.0

2002年

1

1.0

 

 

1

1.5

 

 

 

 

2

2.5

樣本的設計

1.(多03)在編制審計計畫時,需要考慮影響樣本量大小的有關事項,對審計抽樣工作進行規劃。以下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有()。
 a. 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b. 劃分的次級總體越多,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c. 可容忍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d. 預期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答案】ac(2003年,1分)

【解析】b:適當的分層可以減少樣本量。d:預期總體誤差越小,所需的樣本量越小。

樣本的選取

1.(判05)採用隨機選樣法選取樣本時,不考慮金額大小,也不考慮是否為關聯方。()

【答案】√(2005年,1.5分)

【解析】確定採取什麼方法選取樣本是註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在隨機選樣方式下,樣本的選取是依據隨機數表進行的,不考慮任何其他因素。

2.(綜05)假定應付票據備查簿中記載的72筆應付票據業務是隨機排列的,a和b註冊會計師採用系統選樣法選取6筆應付票據業務樣本,確定隨機起點為第7筆。【要求】請判斷其餘5筆應付票據業務分別是哪幾筆(要求列示計算過程)。

【答案】為確定應選取的號碼,首先應計算選樣間隔:72÷6=12,然後以第7號為起點按相等的間隔12選取樣本,得到其餘5筆業務的號碼為:19,31,43,55和67。

3.(判02)註冊會計師不論是選用統計抽樣還是非統計抽樣,只要運用得當,都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答案】√(2002年,1.5分)

【解析】既然“運用得當”,當然應“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重估抽樣風險

1.(單02)在進行控制測試時,註冊會計師如果認為抽樣結果無法達到預期信賴程度,則應當()。
a. 增加樣本量或執行替代審計程式b. 增加樣本量或執行追加審計程式
c. 增加樣本量,擴大測試範圍d. 增加樣本量或修改實質性測試程式

【答案】d(2002年,1分)

【解析】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的重要區別是,前者可以進行,也可以被忽略

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程式(d),但實質性測試(a、b、c)是必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