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前輔導第七章個人所得稅法(5)

(十二)應納稅額計算中的幾個特殊問題。

(1) 對在中國境內有依據的個人一次取得數月獎金或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以下簡答獎金,不包括按月支付的獎金)的計算徵稅問題。

個人取得上述資金,可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於對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時已按月扣除了費用,因此,該獎金原則上不再減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如果納稅人取得獎金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將獎金收入減除“當月工資與800元的差額”後的餘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並據以計算應納稅額。

(2)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一次取得數月獎金或年終加薪、勞動分紅的計算徵稅問題。

個人取得上述獎金,可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徵稅,由於對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時已按月扣除了費用,因此,對獎金不再減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並且不再按居住天數進行劃分計算。

(3) 特定行業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問題。

根據稅法規定,對採掘業、遠泮運輸業、遠洋捕撈業的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按月預繳,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合計其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並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其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額=[(全年工資、薪金收入/12-費用扣除後標準)×稅率-速算扣除數]×12

(4)在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駐華機構工作的中方人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徵稅問題。”

1、在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駐華機構工作的中方人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凡是由僱傭單位和派遣單位分別支付的,支付單位應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按稅法規定,納稅人應以每月全部工資、薪金收入減除規定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其征管方法是:對僱傭單位和派遣單位分別支付工資、薪金的,採取由支付者中的一方減除費用的方法,即只由僱傭單位在支付工資、薪金時按稅法規定減除費用,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派遣單位支付的工資、薪金不再減除費用,以支付金額直接確定適用稅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此後,納稅人應持兩處支付單位提供的原始明細工資、薪金單(書)和完稅憑證原件,選擇並固定到一地稅務機關申報每月工資、薪金收入,彙算清繳其工資、薪金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2、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駐華機構發放給中方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所得,應全額徵稅,“全額”是指扣除800元費用後的餘額。但對可提供有效契約或有關憑證,能夠證明其工資、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按照有關規定上交派遣(介紹)單位的,可扣除其實際上交的部分,按其餘額計征個人所得稅。

(五)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徵稅問題。

1、關於工資、薪金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根據稅法固定,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為個人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工作薪金,即:個人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不論是由中國境內還是境外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均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個人實際在申國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不論是由中國境內還是境外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均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2、根據稅法和稅收協定約有關規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申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工作不超過90日或在稅收協定規定的期間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居住不超過183目的個人,由中國境外僱主支付並且不是由該僱主的中國境內機構負擔的工資薪金,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僅就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由申國境內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或者由中國境內機構負擔的工資薪金所得申報納稅。

3、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工作超過90日或在稅收協定規定的期間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居住超過183日但不滿1年的個人,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和由境外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均應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在中國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除屬於下面第5條規定的情況外,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

4、在申國境內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1年而不超過5年的個人,其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和由中國境外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工資薪金,均應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但臨時離境工作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僅就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部分申報納稅。個人在一個月中既有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也有在臨時離境期間由境內企業或個人僱主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的,應合併計算當月應納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