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知識考試要點:第一章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第一節 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1、危險:是指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後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

安全:指生產系統中人員免遭不可承受危險的傷害。

★2、危險源: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

★3、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了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4、事故: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有兩個特性:一是人們不希望發生;二是產生了人們不期望的後果。

★5、事故隱患: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

★6、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

▲7、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

▲8、勞動保護:是依靠科學技術和管理,採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產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環境、不安全設備和設施、不安全環境、不安全場所和不安全行為,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總稱。

▲9、職業安全衛生:職業安全衛生是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的統稱,它是以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以及在法律法規、技術、設備與設施、組織制度、管理機制、宣傳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動和事物。

★10、安全生產管理:是針對人們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畫、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

第二節 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簡介

□11、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歷史:從18世紀大機器代替手工勞動起,事故開始增加;20世紀以後科技術進步和生產的複雜化,重大事故時有發生;建國後黨和政府一直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法律、規章和標準,有效地遏制和防範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任重而道遠。

▲12、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與原則:

原理是對客觀事物實質內容及其基本運動規律的表述,原理與原則實質內容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對應關係。

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對生產管理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的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生產管理規律。

原則是根據對客觀事物基本規律的認識引發出來的,需要人們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安全生產原則是指在生產管理原理的基礎上,指導生產管理活動的通用規則。

□13、原理:系統原理、人本原理、預防原理、強制原理。

★14、原理與運用原理的原則:

原理

運用原理的原則

系統原理

動態相關性原則

整分合原則

反饋原則

封閉原則

人本原理

動力原則

能級原則

激勵原則

預防原理

偶然損失原則

因果關係原則

3e原則

本質安全化原則

強制原理

安全第一原則

監督原則

 

第三節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

□15、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

一是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在10萬人左右,發生各類事故100多萬起。總體現狀是事故起數有下降趨勢;

二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

三是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體系得到了加強;

四是安全生產技術得到了提高;

五是安全生產引入了以人為本、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建立了系統化、科學化的職業病安全健康體系。

▲16、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含義: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處理保證安全與生產經營活動關係上,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優先考慮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實行“安全優先”的原則,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生產的其他目標。

預防為主,就是說對安全生產的管理,主要不是在發生事故後去組織搶救,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和分析,而是按照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千方百計預防事故的發生,做到防患於未然,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