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估價師知識考點:經濟學基礎知識

第一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

一、需求與供給

影響該商品需求的因素是:消費者偏好、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該商品的價格、相關商品價格、消費者對商品未來未來的預期。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人口因素、產業政策、消費政策、城市化等。.

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包括:商品的替代商品數目和可替代程度、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程度及其在家庭預算中的所占比例、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樣性、商品耐用程度、時間長短。

需求規律的基本內容中包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隨商品本身的價格上升而減少 。

價格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任何商品的替代效應總是為負值。以下經濟現象中不符合需求規律的是(炫耀效應、吉芬商品)。收入負效應不能反映商品的市場需求規律。 收入正效應才能反映商品的市場需求規律。

除商品的價格因素外,影響商品供給的主要因素有:其他商品的價格、廠商對未來的預期、生產技術的變動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政府的政策

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包括:廠商供給能力和商品生產周期;產品生產成本 。

二、消費者行為理論

效用取決於兩種因素:一是由商品的自然屬性所決定、具有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能力;二是人們在消費某種商品時對滿足需要程度的主觀感受。

無差異曲線的特點包括:一條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斜率為負值;同一曲線上各點總效用相同;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無差異曲線均凸向原點。

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當增加商品x的消費時,x的邊際效用逐漸減少,商品y的邊際效用因x的減少而增加,所以x替代y的邊際替代律(絕對值)呈逐漸遞減的趨勢,因而五差異曲線時一條凸向原點的曲線。(解釋無差異曲線的斜率變化)

  三、供給理論

邊際技術替代律是指在等產量曲線上兩種市場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邊際技術替代律可以用等產量曲線上各切點的效率來描述。由於效率不同,則等產量曲線上邊際替代率也不相同。

短期內,廠商不能根據所需產量調整其全部生產要素,因此,短期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可變成本。

供給理論與市場理論是從(供給)方面研究廠商行為。消費者行為理論和分配理論是從(需求)方面研究廠商行為。

成本理論:經濟成本指廠商生產經營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總和。正常利潤被作為成本項目計入產品的經濟成本之內,又被稱為 “隱含成本”。 經濟成本=會計成本(顯見成本)+隱含成本

經濟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隱含成本

市場失靈:市場機制經常表現出許多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其作用受到阻礙,無法使資源達到最有效配置的狀況。表現:壟斷阻礙市場機制,外部效應影響,市場無法提供公共產品;消費者與生產者信息不完全。

內在經濟是指廠商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於(自身原因)引起的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主要因素有:廠商的經濟實力雄厚;合理管理和資源調配等。外在經濟是指整個行業生產規模擴大以後給個別廠商帶來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

評價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工具包括(洛倫茨曲線、基尼係數)。基尼係數越大,表示洛倫茨曲線越遠離對角線,說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用收入法核算gdp:

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淨出口

國民收入決定條件:投資=儲蓄。投資《儲蓄,則企業產品不能全部賣出;投資》儲蓄,產品價格上楊,企業產品增加,國民收入增加。

總投資的增加會引起國民收入的成倍增加,這個倍數就是投資乘數。

巨觀經濟的目標: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成長,國際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