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與練習-統計學基礎知識

一、考試大綱

了解動態趨勢與波動的經典模式,動態序列的結構模型,季節波動的測定思路。熟悉時間序列的基本內容及測定長期趨勢的基本方法。掌握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及相關概念的關係,統計指標體系的基本內容,收集和整理統計資料的主要方法。

二、重要考點

本章的重要考點內容包括: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標誌、變數和指標。統計資料的蒐集,調查對象、單位、項目以及報告單位,蒐集資料的方法,蒐集資料的形式。統計資料的整理,統計資料的審核和手工整理技術,統計分組。綜合指標是反映具體時空狀態下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綜合數量性質和特徵,可以分為絕對指標(或稱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和變異指標。時間序列是指同類現象指標值按時間順序排列而形成的數列。水平指標,速度指標,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平均發展速度。動態趨勢與波動的經典模式,動態序列的結構模型,長期趨勢的測定,擴大時距法,移動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以及季節波動的測定。

三、典型答疑

1、如何理解眾數下限公式和上限公式?

答:理解“中位數下限公式和上限公式、眾數下限公式和上限公式”。首先要搞清中位數、眾數都是一組數列,如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上限是指最小的數,下限是指最大的數。對於有關公式要按照公式的下面說明進一步理解。

2、標誌、變數和指標的具體含義是什麼?都有哪些分類?

答:反映總體單位的屬性或特徵的統計術語稱為標誌。標誌是統計認識的起點。按標誌是否可以用數量表現進行劃分,分為品質標誌和數量標誌。品質標誌是指不能用數量表現而只能用文字、符號或代碼進行說明的標誌,如:人的性別、文化程度、工種等;數量標誌是指能用數量表現的標誌,如:人的年齡、工人工資、工業產值等。凡是反映品質標誌單位組成的總體稱為屬性總體;凡是反映數量標誌組成的總體稱為變數總體。

(2)將可變的數量標誌抽象化就稱其為變數,其取值稱為變數值或標誌值。變數分為確定性變數和隨機變數。確定性變數是指受必然性因素的作用,各變數值呈現出上升或下降惟一方向性變動的變數;隨機變數是指受偶然性因素的作用,變數值呈現出隨機的混沌狀態變動的變數。。根據變數的取值是否連續劃分,有連續型變數和離散型變數。連續型變數是指在一個取值區間內可取無窮多個值。連續型變數值要用測量或計算的方法取得;離散型變數是指在一個取值區間內變數僅可取有限個可列值。離散型變數值只能用計數的方法取得。

(3)指標指標反映總體數量特徵及其範疇。指標是統計認識的工具。

按指標所反映的數量性質不同劃分,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數量指標是指反映總體絕對規模和水平,體現事物廣度的外延指標。質量指標是指反映總體相對程度,體現事物深度的內涵指標。質量指標是數量指標的派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