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與管理考前輔導(十七)

4.4競爭者分析
(一) 識別競爭者
(二) 確定競爭者的目標
(三) 確定競爭者的戰略
(四) 判斷競爭者的反應模式
(五) 企業應採取的對策
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大公司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當市場差不多已經被瓜分完畢,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從競爭對手那裡奪取地盤時,企業要制定自身的發展戰略,不僅僅要了解顧客,還必須了解競爭者。
4.4.1識別競爭者
競爭者一般是指那些與本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相類似,並且有相似目標顧客和相似價格的企業。
4.4.1.1產業競爭觀念
從產業方面來看,提供同一類產品或可相互替代產品的企業,構成一種產業,如住宅產業、汽車產業、信息產業等等。如果一種產品價格上漲,就會引起另一種替代產品的需求增加。企業要想在整個產業中處於有利地位,就必須全面了解本產業的競爭模式,以確定自己的競爭者的範圍。
4.4.1.2市場競爭觀念
從市場方面來看,競爭者是那些滿足相同市場需要或服務於同一目標市場的企業。
識別競爭者的關鍵,是從產業和市場兩方面將產品細分和市場區隔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如果某品牌試圖進入其他細分市場,就需要估計各個細分市場的規模、現有競爭者的市場份額,以及他們當前的實力、目標和戰略,掌握每個細分市場提出的不同競爭問題和市場行銷機會。
4.4.2確定競爭者的目標
確定了企業的競爭者之後,還要進一步搞清每個競爭者在市場上的追求目標是什麼?每個競爭者行為的動力是什麼?可以假設,所有競爭者努力追求的都是利潤的極大化,並據此採取行動。但是,各個企業對短期利潤或長期利潤的側重不同。有些企業追求的是“滿意”的利潤而不是“最大”的利潤,只要達到既定的利潤目標就滿意了,即使其他策略能贏得更多的利潤他們也不予考慮。
每個競爭者都有側重點不同的目標組合,如獲利能力、市場份額、現金流量、技術領先和服務領先等等。企業要了解每個競爭者的重點目標是什麼,才能正確估計他們對不同的競爭行為將如何反應。例如,一個以“低成本領先”為主要目標的競爭者,看到其他企業在降低成本方面技術突破的反應,要比對增加廣告預算的反應強烈得多。企業還必須注意監視和分析競爭者的行為,如果發現競爭者開拓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那么,這可能是一個市場行銷機會;或者發覺競爭者正試圖打入屬於自己的細分市場,那么,就應搶先下手,予以回擊。
4.4.3確定競爭者的戰略
各企業採取的戰略越相似,它們之間的競爭就越激烈。在多數行業中,根據所採取的主要戰略的不同,可將競爭者劃分為不同的戰略群體。
根據戰略群體的劃分,可以歸納出兩點:一是進入各個戰略群體的難易程度不同。一般小型企業適於進入投資和聲譽都較低的群體,因為這類群體較易打入;而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則可考慮進入競爭性強的群體。二是當企業決定進入某一戰略群體時,首先要明確誰是主要的競爭對手,然後決定自己的競爭戰略。
除了在同一戰略群體記憶體在激烈競爭外,在不同戰略群體之間也存在競爭。因為:第一,某些戰略群體可能具有相同的目標顧客;第二,顧客可能分不清不同戰略群體的產品的區別,如分不清高檔貨與中檔貨的區別;第三,屬於某個戰略群體的企業可能改變戰略,進入另一個戰略群體,如提供高檔住宅的企業可能轉而開發普通住宅。
企業需要估計競爭者的優勢及劣勢,了解競爭者執行各種既定戰略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如果發現競爭者的主要經營思想有某種不符合實際的錯誤觀念,企業就可利用對手這一劣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4.4.4判斷競爭者的反應模式
為了估計競爭者的反應及可能採取的行動,企業的市場行銷管理人員要深入了解競爭者的思想和信念。當企業採取某些措施和行動之後,競爭者會有不同的反應。
(1)從容不迫型競爭者。一些競爭者反應不強烈,行動遲緩,其原因可能是認為顧客忠實於自己的產品;也可能重視不夠,沒有發現對手的新措施;還可能是因缺乏資金無法作出租當的反應。
(2)選擇型競爭者。一些競爭者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反應強烈,如對降價竟銷總是強烈反擊,但對其它方面(如增加廣告預算、加強促銷活動等)卻不予理會,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自己威脅不大。
(3)兇猛型競爭者。一些競爭者對任何方面的進攻都迅速強烈地作出反應,一旦受到挑戰就會立即發起猛烈的全面反擊,對這樣的企業,同行都避免與它直接交鋒。
(4)隨機型競爭者。有些企業的反應模式難以捉摸,它們在特定場合可能採取也可能不採取行動,並且無法預料它們將會採取什麼行動。
4.4.5企業應採取的對策
企業明確了主要競爭者並分析了競爭者的優勢、劣勢和反應模式之後,就要決定自己的對策:進攻誰、迴避誰,可根據以下幾種情況做出決定:
(1)競爭者的強弱。多數企業認為應以較弱的競爭者為進攻目標,因為這可以節省時間和資源,事半功倍,但是獲利較少,反之,有些企業認為應以較強的競爭者為進攻目標,因為這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並且獲利較大,而且即使強者也總會有劣勢。
(2)競爭者與本企業的相似程度。多數企業主張與相近似的競爭者展開競爭,但同時要注意避免摧毀相近似的競爭者,因為其結果可能對自己反而更為不利。如美國a建築公司在70年代末和與其同樣規模的b建築公司競爭中大獲全勝,導致競爭者完全失敗而將公司全部賣給競爭力更強大的c建築公司,結果使a建築公司面對更為強大的競爭者,處境更為艱難。
(3)競爭者表現的好壞。有時競爭者的存在對企業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競爭者可能有助於增加市場總需求,可分擔市場開發和產品開發的成本,並有助於使新技術合法化;競爭者為吸引力較小的細分市場提供產品,可導致產品差異性的增加;最後,競爭者還加強企業同政府管理者或同職工的談判力量。但是,企業並不是把所有的競爭者都看成是有益的,因為每個行業中的競爭通常都有表現良好和具破壞性的兩種類型。表現良好的競爭者按行業規則行動,按合理的成本定價;他們致力於行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他們將自己限定在行業的某一部分或細分市場中,他們激勵其它企業降低成本或增加產品差異性;他們接受合理的市場份額與利潤水平。而具有破壞性的競爭者則不遵守行業規則,他們常常不顧一切地冒險,或用不正當手段擴大市場份額等,從而擾亂了行業的均衡。
 例題:當企業採取某些措施和行動之後,競爭者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競爭者有( )
a從容不迫型競爭者b選擇型競爭者
c兇猛型競爭者d隨機型競爭者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