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師筆記:第四章地籍管理


5.地籍管理的含義
地籍管理,是國家為取得有關地籍資料和為全面研究土地的法律(權屬)、自然和經濟狀況而採取的以土地調查(含測量)、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地籍檔案工作等為主要內容的國家行政措施。地籍管理亦稱為地籍工作。
地籍管理的對象是作為自然資源和生產資料的土地。
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權屬問題,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確認和變更。
6.地籍管理的基本內容
l 土地調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數量、等級、利用和權屬狀況為主要目的而進行的調查。通過調查獲得準確的土地數量、質量、利用和權屬狀況的資料,為編制國民經濟計畫和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
土地調查可分為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地籍調查和土地條件調查三種類型。
l 土地登記:土地登記是國家用來確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他項權利,依法規定由土地權利人或變更當事人向國家主管機關提交登記申請書、產權證書等權源檔案,經審核無誤後將土地權利或權利變更事項記載於國家土地登記簿的法律過程。
l 土地統計:土地統計是國家對土地的數量關係及其動態變化規律進行系統、全面、連續地調查、分類、整理和分析,是國家為了掌握土地數量、質量、分布和利用狀況其動態變化規律而制定的一項制度。
l 地籍檔案管理:地籍檔案管理是對地籍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包括檔案、圖冊、圖像資料等,進行蒐集、鑑定、整理、保管、統計、編碼和提供利用等多項工作的總稱。
7.地籍管理的原則
地籍管理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統一法規制度實施
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保證地籍資料的系統性、連續性和現勢性
8.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以縣為單位,查清村和農、林、牧、漁場,居民點及其以外的獨立工礦企事業單位土地權屬界線和村以上各級行政界線,查清各類用地面積、分布和利用狀況。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體系中採用三級分類體系,一級設3個, 二級類15個、三級類71個。
9.土地條件調查
土地條件調查是對土地的構成要素如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以及對土地的地理位置與投入產出關係等社會經濟條件的調查,為土地經濟評價、適宜性評價等提供基礎資料。
土地構成要素主要指構成土地的氣候、地形、地質、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條件因素。
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勞動力(勞動力的數量及其素質,教育水平),交通狀況及區位,基礎設施、能源、供水、供電、電訊等公共設施,工農業產值及產業結構,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工農業主導產業及市場等。
10.地籍調查
地籍調查是以權屬調查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基本狀況,滿足土地登記需要。
地籍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兩項內容。
a. 權屬調查是對宗地權屬及其權利所及範圍的調查。它是針對土地使用者的登記申請,對申請者的宗地位置、界線、用途等進行實地核實、記錄,並經土地使用者認定,為地籍測量、權屬審核、登記發證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憑證。
b. 地籍測量是在權屬調查基礎上運用測繪科學技術測定界址線的位置、計算面積、繪製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核發證書提供依據,為地籍管理服務。
地籍調查按調查對象分為城鎮地籍調查和農村地籍調查。農村地籍調查又分為村莊地籍調查和農用地地籍調查。農村地籍調查除村莊宅基地外,現階段都是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城鎮地籍調查主要是針對城市、建制鎮及獨立工礦用地的地籍調查,目前是在《城鎮地籍調查規程》的指導下進行的,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也基本上參照了城鎮地籍調查規程的作法。
11.土地動態監測
土地動態監測是指運用遙感和其他現代科學技術對土地變化情況,特別是城鎮建設用地和耕地的變化情況進行連續的調查觀測。監測內容可以包括由於自然或人的因素引起的土地所有變化。土地動態監測是為完成土地管理任務服務的。
目前監測內容包括土地利用監測、土地權屬變化和土地價格、土地質量監測等內容。
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有航空遙感監測和航天遙感監測二大類。
12. 土地登記的特點
統一性:即實行分區登記。在同一分區內,確認土地權屬的標準要儘可能一致,並且只是一個登記機關管轄。在分區時,儘可能將界線劃定在分屬兩個分區的相鄰宗地的相互聯繫較弱的位置上。在我國,目前主要是按行政區劃分管轄區的。
唯一性
完整性和連續性
強制性
可信性
13.土地登記的基本原則
依法原則
申請原則
土地權利人要求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須要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即提出登記的申請。由於土地登記是受國家強制力支持的行政管理措施,所以,不申請登記的土地權利非但不受法律保護,而且對於逾期不申請登記的權利人還要給予處罰。
審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