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常識:港人在內地如何繳納個稅?

  隨著香港與內地的商貿活動日益頻繁,來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也逐年攀升,香港與內地於1998年2月11日簽訂《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的安排》(以下簡稱《安排》)。

  在內地提供勞務的納稅義務

  (一)獨立個人勞務

  根據《安排》規定,具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可以在內地征個人所得稅:

  1.在內地為從事經營活動設有經常使用的固定基地。內地可以僅對屬於該固定基地的所得徵稅。

  2.在有關歷年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超過183天。內地可以僅對在內地進行活動取得的所得徵稅。(二)非獨立個人勞務

  根據《安排》規定,香港居民因在內地從事受僱的活動取得的報酬,除符合全部以下三個條件外,應在內地征個人所得稅:

  1.收款人在有關歷年中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183天;

  2.該項報酬由並非香港居民的僱主支付或代表該僱主支付;

  3.該項報酬不是由僱主設在內地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所負擔。

  (三)境內企業高管兼任董事

  香港居民擔任境內企業高層管理職務同時又擔任企業董事,或者雖名義上不擔任董事但實際上享有董事權益或履行董事職責的,其從該境內企業取得的報酬,包括以董事名義取得的報酬和以高層管理人員名義取得的報酬,均應在境內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內地稅法規定,董事會成員取得的董事費和其他類似款項,應按“勞務報酬所得”征個人所得稅;董事會成員兼任的高層管理職務,應按“工資薪金所得”征個人所得稅,但其取得的非由境內企業支付的工資薪金,則不依照此規定判定納稅義務。

  (四)表演家和運動員

  1.香港居民作為表演家,如戲劇、電影或電視藝術家、音樂家或作為運動員,在內地從事其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可以在內地徵稅。

  2.表演家或運動員從事其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並非歸屬表演家或運動員本人,而是歸屬於其他人,同樣可以在該表演家或運動員從事其活動的地區徵稅。

  對本款第1項,內地征“勞務報酬所得”或“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對本款第2項,不按個人勞務的一般徵稅原則處理,也不限於是否構成常設機構,內地對收取演出所得的其他個人征個人所得稅,或只對演出團體徵企業所得稅。

  如何消除兩地雙重徵稅?

  內地與香港根據《安排》的規定,協調劃分兩地的稅收管轄權,以避免兩地對同一所得的雙重徵稅。除香港特別行政區稅法另有規定外,香港居民從內地取得的所得按照《安排》規定在內地繳納的稅額,允許在對該居民徵收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稅收中抵免,但抵免額不超過對該項所得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稅法和規章計算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稅收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