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經濟理論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一)判斷題
1.土地的自然供給總量就是地球陸地的總面積。()
2.土地的供給是指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人類可利用的各種土地資源的數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後備資源儲量的總和。()
3.土地的自然供給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是無彈性的;而土地的經濟供給是有彈性的,且彈性的基礎是土地用途的相互轉換。()
4.土地的需求是指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利用土地進行各種生產和消費活動的需求。()
5.市地金融不同於農地金融的特點是風險較小、盈利相對較高。()
6.土地供求關係是指土地經濟供給與人們對某些土地用途需求之間的關係。()
7.土地報酬遞減規律,是指在技術不變的前提下,對相同面積的土地不斷追加某種要素的投入所帶來的報酬的增量遲早會出現下降。()
8.土地報酬遞減規律,是指在技術不變、其他要素不變的前提下,對相同面積的土地不斷追加某種要素的投入所帶來的總報酬遲早會出現下降。()
9.當邊際報酬小於平均報酬時,平均報酬具有上升趨勢;當邊際報酬大於平均報酬時,平均報酬開始下降;當兩者相等時,平均報酬最低。()
10.粗放邊際在市場價格和市場需要的影響下,決定著選擇質次的最後一級土地。()
11.規模經濟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產經營者按照一定的生產經營規模經營。()
12.土地在農業中主要發揮勞動場地的作用。()
13.規模報酬是指全部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同時按相同比例增加時產量發生變動的情況。()
14.規模收益不變就是規模增加幅度與收益增加幅度相等。()
15.規模經濟的原理表明,擴大生產規模會引起經濟效益的增加,因此,土地經營規模越大越好。()
16.級差地租i和級差地租ⅱ均是由農業工人創造的超額利潤轉化而來的。()
17.地租是土地所有權藉以實現的經濟形式,是社會生產關係的反映。( )
18.所有地租都是剩餘勞動的產物,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
19.壟斷地租是由農業僱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20.級差地租來源於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和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絕對地租來源於農業部門產品價值與生產價格之差;壟斷地租來源於社會其他部門工人創造的價值。()